“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

“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

ID:32373159

大小:1.3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03

“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_第1页
“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_第2页
“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_第3页
“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_第4页
“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恶”、“疯”、以与精神旷野的流浪——论“原始强力”在《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展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一II,。作为“七月”流派典型的小说家,他把灵魂的探索提升到艺术的中心位置,而这一探索的领域也广泛及于矿工、农民、市民、知识分子和士兵等各种形象。由于他笔下的人物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无论是苦难的贱民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小人物,无不担负着历史与生活的重压,因此不少论者将这类人物作为秉承了路翎“原始强力”的典型,力图从他们身上对之进行挖掘和剖析。然而,作为路翎笔下另一个重要的创作对象群体,“知识分子”也在其不少作品中得到了极具特色的描绘和刻画。《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内心永远焦躁不安,他是“举起了他的整个的生命在呼唤着”4;《谷》

2、中的林伟奇在在雷雨交加的峡谷之中,不断展开着内一Ii,激烈的搏斗;而《青春的祝福》中的章松明则选择了在阔大的天地间奔波流浪,寻找着心中正义的力量。毫无疑问,这些知识分子在精神追求上有着更高层次的境界。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面对混乱失范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他们在迷茫中艰难地探索,也经历着复杂的心理流变过程。我们应当看到,路翎式的原始强力也同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九四八年,当路翎的长篇巨著《财主底儿女们》几经辗转,终于由希望社将一、二两部完整出版后,同为“七月派”的诗人绿原立即在题为《蒋纯祖底胜利——(财主底儿女们)读后》的评

3、论文章中对之盛赞道:“无论它将接受到什么样的惊讶或者冷淡,《财主底儿女们》在它底雄辩的感召里是应该而且已经被理解为——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底感情和意志的百科全书的。”而路翎的恩师胡风更是对这部“不但是自战争以来,而且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规模最宏大的,可以堂皇地冠以史诗的名称的长篇小说”6给予了毫不吝借的溢美之词。他说,“作者路翎所追求的是以青年知识分予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7:“时间将会证明,《财主底儿女们》底出版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8本文即试图着力通过对《财主底儿女们》进行读解,探讨路翎笔下的“原始强力”

4、在小说中知识分子身上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各自的成因和深层内涵;并希望以此来展现这些“在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和它们底来根去向”,以及小说中知识分子“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运命这个无情的审判者前面搏斗的经验”。97●第一章“原始强力”的提出以及《财主底儿女们》的创作第一节与“精神奴役创伤”紧密相连的“原始的强力”路翎认为,我们的国家几乎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其主要特征就是在人民身上存在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创伤”。他痛恨地说:“这精神奴役,是比外表上的奴役还要厉害的,因为它是控制了人民的精神,它是杀人不见血的;它是使被杀者自己都不知道

5、怎么被杀的。它是用着吃人的礼教忠臣孝子的感情,三从四德的规范,仁义道德的温情来进行着看不见的屠杀的。它,这种精神奴役,是使得人民在被屠杀之后还要感激它的。它蒙蔽了人民的精神,歪曲了人民的感情,使得人民看不见世界的真实。”10不难看出,在路翎眼中这“创伤”是何等惨烈和怵目惊心。然而,自路翎走上创作之路起,他便毫不吝惜气力地要把这血淋淋的“创伤”展现给人们看。他曾借用苏联作家爱伦堡在《作家与生活》中的一段话吐露自己的心迹:“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描写幸福,当然要比描写不幸愉快得多”,但只要现实中存在着灾难和不幸,就“不能简化人们的内心生活,从

6、内心生活中抽出它的那些亲切的考验或悲哀”。儿于是,意识到相较政治和经济的斗争,“思想的斗争,和人民摆脱精神奴役和精神创伤的斗争更为艰苦”12的路翎,便苦心孤诣地开始寻求一条抗争之路。他充满热情地在其小说人物身上贯注了一种“原始的强力”,希望籍此使他们争取到“个性底积极解放”玎,并最终挖掘出一种更为积极和喹硬的国人性格。路翎将自己按捺不住的内心冲动概括为“原始的强力”一词。一九四二年五月他在致胡风的信中谈到:“我企图‘浪漫’地寻找的,是人民的原始强力,个性底积极解放。”14事实上,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家对于原始强力的发掘和探索并非始于路翎

7、。鲁迅早就痛感中国人性格中“驯顺”的一面,而呼唤着他称之为“兽性”,即“野性”的东西。沈从文也有意识地在作品中发掘湘西少数民族中所蕴藏的“蛮性”,苏雪林曾言沈从文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廿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15然而,与四十年代许多作家极力赞美原始强悍、粗犷有力的人性美不同,路翎并未用诗意而哀愁的笔调对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朴野生活进行凭吊,而是一意强调了其间“反抗性”的特质,并将之纳入了社会斗争和国民性重铸的轨道。相比之下,出现在路翎笔下的是一个

8、雄放、粗暴而激情四射的世界,这里有“人生底悲、喜、追求、搏斗和梦想”16,有“如火●如荼的冲激”和“鲜血淋漓的斗争”17。年轻的路翎不借用他奔突的笔,将他所发见的基于个体抗争意识的生命原初力量表现得一览无余,并希望从中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