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生的问答

关于放生的问答

ID:32373584

大小:52.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关于放生的问答_第1页
关于放生的问答_第2页
关于放生的问答_第3页
关于放生的问答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放生的问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放生的问答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净空法师发布时间:2010-12-1514:58:10繁體版 问:道场里有放生鸡,请问鸡下的蛋可否卖掉,买香油,让鸡也种福田;或者用其他方法处理?答:可以,你想得很周到。道场里面有放生的鸡,要注意一桩事情,公鸡跟母鸡要分开,不要养在一起。这样母鸡下的蛋没有生命,不能孵小鸡,蛋可以卖。否则,这个蛋有生命,你卖这个蛋也是杀生,这一点我们要注意。问:请问放生能消除业障吗?答:我们的业障很多,放生只能消除杀生这一部分的业障,而真正想消除业障是要从心理做起。问:弟子养了一条鱼,它也是素食,请问可以将它放生吗?答:这要看情形!要看你养了多久,你准备

2、到什么地方放生,放生之后还要考虑它是否能活下去。这是首先要想到的事情。问:请师父谈谈护生观。答:‘爱护众生’是一种美德,这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学佛之后,才真正了解虚空法界国土众生原本是一体,国土众生从哪里来?佛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众生是一个心,禅宗也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是什么?哲学家称‘宇宙本体’,佛法称‘心’、‘性’、‘真如本性’、‘真心理体’,虽然名词不一样,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佛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识,就是心的作用,心起作用就变现出万事万法。所以,大乘学者肯定宇宙之间一切众生是自己,自己的化身焉能不爱护?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就是真

3、诚到了极处,可以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家里的蚂蚁、蟑螂、小虫,我们试验与它们沟通,真有效果!于是我们与这些小动物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晚上有蚊虫叮我们,就跟它商量,不要叮在面孔的地方,因为明天见人不好看,我们把手臂张开让它叮,供养它,它真听话、真合作。蚊虫来叮只不过是求吃一顿饭,我们请客布施给它,供养它,以后小虫就越来越少,门窗打开也不进来了,这是动物的感应。植物也有感应,我们以爱心对它,它就有回报。我们种花,花开得特别美、特别香。我们种菜,第一年种的菜不用化肥、农药,大约一大半以上被虫吃了,我们欢喜布施它、供养它,希望它来吃,也希望它留一点给我们吃。到第二年,状况就进步很多,到第五年、六年

4、几乎病害虫就没有了。由此可知,我们爱它们,它们也爱我们,我们敬它们,它们也敬我们,所以我们对一切众生一定要爱护,不要有冲突,万万不可伤害。杀生决定不能解决问题,越杀越多,冤冤相报。过去没有发明农药时,农作物受病害虫的损失少,但现在农家不用农药,几乎收成全部被病害虫吃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你杀它,它来报复。而且听说这些病害虫抵抗能力与日俱增,发明的农药当时用有效,六个月之后就没有效,所以农药不断的再研究,分量不断的再加重,到最后农药害死了我们自己。这不是解决的办法,解决的办法要用慈悲心与爱心。慈悲能解决一切问题,科学技术只能制造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更复杂化了,这是必须要知道的。所

5、以,我们对于再小的蚂蚁,都要用真诚心来爱护。问:请问护生与放生有何不同?答:‘护生’就是爱护众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与它们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和睦相处的根本原因在平等对待,不能平等对待,和睦就谈不上。今天我们这个地球,许多国家、种族、宗教不平等,所以世界永远不会有和平。什么时候世界有真正的和平?大家都觉悟了,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对待,人与一切动物要平等对待,人与一切植物要平等对待,和平就落实了。‘放生’,就是看到小动物将被杀害,这时应当设法把它买下来。但我们要斟酌情形,如果买下来放生,它能活,我们要救它;如果买下来放生,它也活不了,这就不必了,我们就念佛、诵经、念往生咒为它回向,给它祝福。所以

6、,‘护生’是本,‘放生’是末,本末一定要清楚。放生是众生有急难时,我们赶紧帮助它。古德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我们一定要救护急难的众生。问:请问护生和放生是否为了求功德?答:如果求做功德去护生、放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没有功德,他就不肯做。到底有没有功德?给诸位说,没有功德。是不是白做?没有白做,因为有福德。福德与功德不一样,为求功德而做是属于福德,决定有果报,种善因一定得善果。如何能将福德变成功德?你做这些事情无所求,这才是功德,有所希求是福德。无所求是真心做,是清净心、平等心在做,这属于功德。有所求,你还求福、求寿、求聪明智慧,你做这些事情能满你的心愿,佛家讲:‘佛氏门

7、中,有求必应’,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有求的心去做也好,一切无求心做就更好,那才是属于功德。问:为放生而放生,没有意识到被放生的生灵会遭到杀生之祸。请问这种作法是否慈悲有余而智慧不足?答:放生要考虑这些动物是否能活得下去,如果它能活下去,我们放生的环境还有没有人来捕捉,这些都要想到。如果我们在上游放鱼,下游有人在张网,我们放的鱼正好入网里去,这是放生的人考虑不周。所以,放生一定要周密的考虑,不但希望动物能存活,而且它们所遭遇到的危害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