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必背

古代文学史必背

ID:32376483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古代文学史必背_第1页
古代文学史必背_第2页
古代文学史必背_第3页
古代文学史必背_第4页
古代文学史必背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必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1、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是(欧阳修)。2、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周邦彦),钱钟书认为宋代(范成大)的诗歌集古代田园诗的大成,通常用(清空)一词形容姜夔词的艺术特色。3、南宋词坛并称“二窗”的是(吴文英)和(周密)两位作家。4、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西厢记诸宫调),纪君祥的杂剧代表作是(赵氏孤儿)。5、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和(套数)两类。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

2、雨十年灯。8、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9、(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10、(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1、江西诗派兴于北宋延续至南宋的诗歌流派,因其领袖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他们崇尚杜甫,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们主张独创,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以生新瘦硬为诗歌的典型风格。除黄庭坚外,代表诗人还有陈师道、陈与义等。2、辛派词人宋代词坛与辛弃疾同时或稍晚的许多词人受辛弃疾的影响,其作品的主题思想、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等,都与辛词相近,文

3、学史上称为辛派词人。代表作家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3、诚斋体指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歌创作,最早由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诚斋体师法自然,强调“感物”,对于自然的表现富于个性,善写生,富于想象,语言风趣幽默。它代表了杨万里诗歌创作的鲜明个性和独特价值,也确立了其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4、南戏宋元时期在我国南方地区兴起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因最早出现在浙江温州一带,故又称作“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的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体制比元杂剧自由灵活。代表作品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荆、刘、拜

4、、杀”和《琵琶记》等,南戏对明清传奇有直接的影响。三、赏析题:(共1题,10分)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6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

5、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

6、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四、简答题:(3题任选2题,每题

7、15分)1、简述陆游诗歌成就陆游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南宋前期的社会现实,其创作的写实精神接近杜甫。诗歌注重抒发主观感受,概括性强、抒情味浓。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当时即有“小太白”的称誉,特别喜用梦的形式表现浪漫的情思。2、简述李清照词特色李清照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词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委婉细腻;后期词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凄凉低沉。3、简析《窦娥冤》中窦娥形象窦娥的性格基调是善良、顽强。性格是发展的。窦娥的悲剧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8、。五、论述题:(2题任选1题,25分)1、试述苏轼在宋代词坛的贡献。A、拓宽词境。扩大词的表现功能。B、变革词风。豪放词的创作。C、提高词品。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D、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2、举例说明《西厢记》的艺术成就。A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揭示人物心理。B宏大而精密的戏剧结构、起伏变化的戏剧节奏。C语言特色。“当行”,白话口语和文学语言的完美统一,语言的性格化,叠字的运用。6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