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颜面望诊

周易与颜面望诊

ID:32377064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03

周易与颜面望诊_第1页
周易与颜面望诊_第2页
周易与颜面望诊_第3页
周易与颜面望诊_第4页
周易与颜面望诊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易与颜面望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周易与颜面望诊(据刘光讲课录音整理)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刘光,今天与大家一同来分享周易与颜面望诊。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周易、什么叫颜面望诊?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三代以降,有史可稽,自周公可谓大观。春秋时诸子争鸣,儒、道、墨并为显学;至汉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学独秀。适时佛教传入中国,其学融入儒、道而扎根东土,至此儒、释、道各擅胜场成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犹如中国的地理河流,北有黄河,中有长江,南有珠江流域,综罗交织而灌溉滋茂了中华文化奇芭。综合而论其中心思想为何?天人合一也。讲到天人合一我们会自然的想到六经之首《易经》。

2、 《易经》原本是上古年间占噬的书,而到了周文王演易之后就变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学问;尤其是通过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后更是被儒家视为经典,奉为六经之首;历代的正统学者不乏溢美之词。到了近代,由于西风影响所致,疑古之气产生流弊,易经自不能免遭其责。然时代发展固有其弊,社会进步每常反思。上世纪70年代末,西人忽兴东方古学,易经自然首当其冲,举凡术数预测、奇门,风水之学一时成为时尚;东亚诸国、港、台之域率先效仿;国人方幡然追风,大师辈出,著书立说,授艺传徒;时俗世易不出易学之变,令人感叹! 在中

3、国无论是先秦的诸子百家还是儒释道三家在论述最高境界时统归一个道字,给人的感觉是玄之又玄。在医学中有两句话:道以医显,医以载道;又说医易同源。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颜面望诊。 1、太极图之谜 太极图是中国5000年前的伟大发明!为什么它几千年长盛不衰?为什么易学、道学、道教以及中医学、武术等追奉它为徽记?为什么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大会将之作为会徽?为什么韩国追奉它为国旗?为什么蒙古把它作为国旗主体部分?为什么它能走遍全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追奉它、崇拜它、研究它?为什么它至今还那么火热?都说它玄之又玄,奥之又

4、奥,太极图之谜在哪里? 2、太极图历史渊源 众所周知伏羲制太极图、演绎八卦。《周易》“系词”上说:古者包羲氏而王天下也,仰则观法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远取诸物近取诸 身,于是始做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毕竟是中国远古年间传说的故事,但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早在黄帝、神农氏之前的共祖确是史学界所共认的。而依据科学的考古发现,太极图的发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太极图产生以来,经过了从远古太极图到上古太极图再到今本太极图的演变过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太极图是宋朝时的隐士陈抟所传。 3、太极图与

5、辩证法 太极图用文字来翻译,就是一部古典辩证法著作。我们知道辩证法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矛盾、变化、运动、发展;其核心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太极图神秘就在于它通过图形表达了阴阳(矛盾)的变化、运动、发展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在对立统一中追求平衡的辨证思想。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法则,追求矛盾的统一和谐是万事万物的根本目的。这对当今社会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冲突的和平解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的文字产生于夏商时期,有文字记录在案使后人们有稽可查。但若探讨中国哲学的真正源头,我们却不能完全依靠这些文字。中国文字来源于图形

6、与符号,文字产生之前,图形与符号就是最重要的语言。因此我们只能依靠考古对哲学图形、符号的发现来追溯中国哲学的发生期。 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作为哲学概念是从西方引进的 中国古典哲学中并没有矛盾这一说法(《韩非子》中有一则著名的矛与盾的故事,但故事里所讲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非哲学意义上的矛盾)。 虽然中国古典哲学中没有矛盾这一概念,但却建立了关于矛盾这一概念的哲学体系,只不过古人不提矛盾,而讲阴阳。实际上,中国的阴阳之说就是现在哲学的矛盾学说。 传统观念都认为哲学最早诞生于西方,但其哲学祖始泰勒斯生活时代

7、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中国祖先早他约2000千年就创制出了几乎能够含纳现代各种哲学观念的太极图,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世界哲学的祖始在中国! 有关部门已将太极图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五行学说的起源 五行是中华祖先“仰则观法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然后对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一种抽象的概括总结,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劳动所必须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五行中每一行代表一种功能属性,它们之间具有生克制化的关系,通过这些相互作用的关系,五行整体获得动态平

8、衡,从而维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2008年6月15日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的考古工作已近尾声,其墓土分五色,即青、红、黄、白、黑,五行文化于此可见一斑。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1、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