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心的对治方法

嗔心的对治方法

ID:32377344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嗔心的对治方法_第1页
嗔心的对治方法_第2页
嗔心的对治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嗔心的对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嗔心的对治方法可以说,每个人都知不生气好,但却找不到赶走嗔的方法。下面末学例举的这些方法在对末学来说皆很受益,但对某些人来说,其中的一法或几法共用就可对治嗔心,而对某些人可能有其个人自己对治嗔心的其它方法就也很受用。因此末学列出的调伏嗔心的方法仅供诸网友参考。1、修忍辱法在南传的《法句经》说:“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忍是很不容易的,心上一把刀,唯有难忍能忍,才能成为大丈夫。佛教说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这娑婆是堪忍之意,因此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世界。这修忍辱的方法就是佛教我们的六度波罗密中的修忍辱波罗密,但是佛教讲的忍辱与世间上说的忍辱完全不同。这与社会上

2、讲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完全是两回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把嗔恨心深深地埋藏在内心,等待机会来报仇。这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一般都认为他很能忍辱,其实这种忍辱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是冤冤相报,无法了结的。佛教讲的忍辱是建立在因果观、慈悲观这个基本观点上的,是从三世因果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所以,对待别人无缘无故的侮辱我们、加害我们,是以偿报和悲心来看待的。我们应该受,甚至愿意牺牲自己。佛教最好的典型就是佛对歌利王砍了他的膀子,第一个念头是,如果我成佛首先度你。我们遇到别人给我们难堪、过不去的时候,应该想一想,他还没有砍我的膀子嘛,砍膀子都要度他,给点难堪算什么?这样一

3、想,心量一下子就扩大了,就包容下去了。2、修观幻法如果我们深入观察这嗔心,会发现我们平时都是太在乎自己的利益、面子、得失心,使得即使是芝麻点的小事,为了自己这个面子,也要和人一争短长。就会发现它其实是我们的执我之心在做怪,我们的色身是四大假合的产物,因为放不下自我,总会认为我们的身体是实在的。虽然我们的嗔心很多是由贪引起来的,但我在这里只先谈去嗔的方法。以观幻的方法就是对治我们嗔心的方法之一,只要我们学会了这种观法就会得到受用。当我们遇到违缘之事而心里刚要不平静时,我们就问一下自己“是谁在生气、生气是我吗?”经过如此层层观照,因为心念不再执着烦恼,所以嗔火就不再生起。3、修缘起法修佛

4、教我们的十二因缘观,也会很好的对治我们的嗔心。长阿含卷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在此十二支中,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所以经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如果我们对外境的一切不受不取,那后面我们的嗔心就不会生起了。当我们听到我们不想听的话时(如挨骂),如果听到的是熟悉的中文,我们马上就会感到不舒服,如果听到的是我们不熟悉其它方言或外语,

5、因为听不懂或看不懂,就不会起情绪反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听到的是熟悉的中文,就会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相对号,这就是受取,而对听不懂的就不会受取。如果我们这样来观察,语言是由一个个字组合而成,而我们的生命也是五蕴组合成的“假我”,那么就不会因为执着语言,而将骂人的话不当做实话,当成是他只在骂这个假我色身、只在骂这个假网名,与我何干,就不会对“假我”产生伤害,这样嗔心就不会起了。有人会说,这不与自欺的阿Q精神胜利法差不多吗?这是否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样,请大家自己观察分析。4、修空见法缘起性空,这个道理凡学佛之人皆在理上明白。在我们生气的过程里,身心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会发现到没有一成不

6、变的东西。都知气总有消的时候,当我们情绪有转时这个嗔心就不在了,当我们在不生气时观一个我们生气的原因,就会发现生气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从种种形成生气的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问题去对治,下回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不需要再生气了或再生气了也没有原来的火气大了。5、持名号法观察我们平时在生气时是越想越气,这是因为我们专注在了生气上,而我们在平时中却是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心念是散乱的。这时如果提起一句佛号,不管是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或是其它佛菩萨名号,就能让心由外境回到内心,意识到自己在生气,并且以心的力量截断生气的念头。或因一时之气而要恶口时,想到圣号心中就会生起惭愧,

7、火气就会减小或者消失了。5、修禅定法有些人知道上面的忍辱、观幻、灭缘、空见、持名五种对治嗔心的方法,但还是遇境时起嗔心,或是当时能压下火气而不发作、离开这个境、忍住先不说或生气就想对别人诉说进行缓解等等,但还是常感到我这样做多亏的心之不甘,虽然是暂时的调伏了自己的嗔心,但会感到这些方法不是能让人心底恢复平静。这个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定力不够,修习禅定也是调伏嗔心的方法之一。凡是定力修的好的人,外境来时而不动其心,就是动一下也能马上平复。凡具有定力的人,在挫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