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

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

ID:32377787

大小:1.63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2-04

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_第1页
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_第2页
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_第3页
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_第4页
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微观机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性保持原有汇率,直到即将发生投机攻击的临界点为止,难以把握对可信性和灵活性的取舍。此外,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各异,工资、价格的弹性差异也很大,不可能使每个国家对汇率的调整都具有灵活性。第三,东亚历史文化决定了各国追求独自自主,不愿意将本国问题的决定权交给跨国的协调机构,这导致各国只有政府间的松散合作,不可能建立强有力的决策机构对各国进行监管协调。第四,虽然“清迈协议”规定了参与国之间的流动性支持,把总援助额提高到10亿美元,但比起各国金融市场的总市值,比起1997年金融危机中各国的国际收支逆差额来说,这个数额还是非常微小的。而且,东亚各国间具有不干涉它国事务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使

2、国家间无法形成完全信任的关系。这就很难使各国集中更多的外汇储备资源,也很难保证储备资源能有效地用于防范和抵制危机。由此可见,东亚国家间进行货币合作在目前阶段不具可行性。为此,Parkf2002)认为,东亚国家现阶段应该做的,是在“ASEAN+中只韩”的框架内建立共同的危机干预机制,并进行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防范危机的能力,为将来的货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最终的货币一体化而努力。(二)金融合作的紧迫性与模式选择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它所表现出来的传染效应,已经使亚洲国家深切意识到,该地区经济金融联系非常密切,金融稳定具有强烈的外部性,是有利于各国的公共产品。从金融体系的视角看,东亚国家均为

3、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大多不够发达,透明度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各国政府常年把金融体系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工具,银行和政府、大企业关系密切,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并且,各国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东亚国家问进行金融合作不仅能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还能在这个区域内传播金融行业的国际标准,建立适合亚洲的监管规则,使该地区的金融发展跟上国际的步伐。由此可见,东亚国家现阶段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使通过合作进行解决具有紧迫性,东亚各国金融体系和问题的趋同以及已有的合作基础使进一步的金融合作成为可能。合作加强银行监管和发展金融市场不仅能降低各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能普及国际

4、上先进的管理措施和监管标准,因而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东亚金融合作”。由于以单一货币区为最终目标的货币合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不具有可行性,相反,基于东亚国家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微观基础),通过东亚金融合作,加强银行监管、发展金融市场,促使东亚储蓄回流,降低各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增加参与国福利,就具有了特殊的现实意义。而在具体合作过程中,采取何种合作模式,以哪些国家为基础率先开展合作就成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东亚金融合作模式选择的探索必须从各国的微观基础出发,以现有的经济基础和合作意愿为条件,用将来合作后的福利增加为界定标准,只有这样的合作模式选择才是最优的和可以维持的。第三节研究方法

5、Henning(2002)认为,研究区域合作问题,需要运用“市场一体化”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在这一理论框架内,可以从功能溢出效应(functionalspillover)、区域性机构(regionalinstitution)、信誉和承诺策略(credibilityandcommitmentstrategy)、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realism)、区域政治(regionalpolitics)、系统稳定性(systemicstability)等不同角度解读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现象的必要性。事实上,很多现有的关于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研究都是在这一“市场一体化”理论框架下展开的。我们认为

6、,研究宏观的经济金融问题,要从各国的微观基础出发,研究区域金融合作,不能仅停留于表面的宏观现象,而要运用基于微观基础的跨期均衡的方法,深入研究国家间合作的内在机制。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跳出了传统的市场一体化理论的研究范式,所有的分析都基于微观基础,并运用了跨期均衡的方法进行理论说明和实证检验。首先,本文界定研究对象为东亚金融合作,界定这一研究对象是基于东亚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的特点的,并考虑到货币合作的不可行性,以及加强银行监管、发展金融市场和动员东亚储蓄的重要性。其次,对于金融合作的现状以及模式选择分析,本文特别构造了典型代理人的风险分担模型,说明一个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以及由此带来的跨期

7、借贷(Inter-temporalTrade)是典型代理人分散冲击带来的风险、平滑消费的重要渠道。并基于效用函数,力图求解金融合作后的福利增加量和金融合作模式选择。这一切都是在跨期均衡的研究范式下展开的。最后,在对东亚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中,本文对运用这一研究范式进行进一步深度研究所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做了分析和展望。第四节论文结构本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为什么要选择东亚金融合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问题,说明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