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ID:32378147

大小:1.50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_第1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_第2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_第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_第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njiangNormalUniversity(Editionof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ISSN1005-9245,CN65-1039/G4《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网络首发论文题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作者:钟钰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180126.001收稿日期:2018-01-10网络首发日期:2018-01-26引用格式:钟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新

2、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ttps://doi.org/10.14100/j.cnki.65-1039/g4.20180126.001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

3、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

4、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出版之前刊发纸质期刊已正式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刊汇编定稿的论文。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2096-4188,CN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180126.001网络出版时间:2018-01-2616:37:44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039.G4.20180126.0842.

5、002.htm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18年9月JournalofXinjiang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39No.5□Sep.2018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钟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中期、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条件已具备。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

6、性任务,有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注意,要意识到乡村发展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内在规律性,要有选择地发展那些具有资源要素条件潜力的村庄。因此,提出科学谋划乡村发展的系统规划、壮大农村优势产业、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激发乡村多元文明复兴和培育乡村内涵美等政策建议。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融合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45(2018)05-0001-06局面不扭转,将会影响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目标。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

7、巨大变化,农(一)促进乡村发展的阶段判断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鸿沟明显的城乡二元结美日韩等国家通常在经历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构仍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比如速发展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2016年我国城乡居终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在经济起步阶段,①民收入之比为2.72(2017年上半年为2.79),这也出现各种资源要素密集流向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是在连续七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基础上实现的,发展受到抑制,城乡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突出的问但国际上通行的城乡收入之比基本控制在2.0:1

8、题。但在步入中高收入阶段后,及时准确实施了促②[1]以内。还有城乡在公共资源设施配置、养老民进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出乡村活力,提生保障等方面差距也不可小觑。如果这种二元结构升了文化魅力和生态优势,成功实现经济社会现代收稿日期:2018-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