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

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

ID:32379048

大小:1.7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2-04

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_第1页
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_第2页
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_第3页
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_第4页
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题画诗中的题梅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离席而披银⋯⋯叶嫩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搡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重闺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春风吹梅长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6以春花之零落感叹韶华的飘忽,侧重于梅花花落早,感时序迁逝之意。梅花形象也大多数与女性的生活、情感、形象相联系。’(二)唐代:广阔世界里的即景写生阶段,整体气质与品格的浮现。入唐以来咏梅之作渐多,初盛唐诗人咏梅仍主要沿袭六朝风格,或作乐府体,或咏物,或沿袭闺怨主题,如卢照邻、杨炯、宋之问等人的《梅花落》,孟浩然《早梅》等。但也开始出现新的作品,如初唐王适的《江边梅》,“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

2、色早,异是弄珠人。”已显示出走向广阔,即景写生的新鲜感。杜甫诗中也较多提及梅花,如其《沙头》诗中云:“巡檐索对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其“冷蕊疏枝”四字,描写梅花神态已颇得精髓。而其著名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心,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将梅花从最初的闺怨意象完全转化为文人表现时序、乡愁的抒情意象。中晚唐以来,由于江南地区文人的日趋活跃,咏梅之作也大量出现。如罗隐’《梅花》、郑谷《折得梅》、《江梅》、韩《早玩雪梅有怀亲属》、陆希声《梅花坞》等等。如朱庆余《早梅》云:

3、“⋯⋯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松竹依,良涂一处栽。”8不仅仅停留在梅的色相形貌,而侧重于其整体气质与品格,通过描写其色白香清的物色特征,使梅逐步有了人格情操的象征意味。(三)宋代:咏梅文学的全面繁荣,梅的文人趣尚、精神气质大体浮现,相关诗集、梅谱等专集涌现。到了宋代,咏梅文学达到了全面的繁荣阶段,《全宋诗》中梅花题材之作就有四千多首,《全宋词》中咏梅题材之作亦有1000多首,宋朝人在梅花欣赏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痴迷程度,关于梅花的一些著名典故、著名诗篇、诗集和绘画多起源于宋朝。宋朝人对梅花的喜爱影响到后来的元明清时期。梅花诗画自其时起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梅花欣

4、赏到北宋时的林和靖为一大变’可以说梅花到了北宋时才终于碰到*了知音林和靖‘因苏东坡对林和靖咏梅花诗的大加赞赏而在北宋诗界引发了一“。一场唱、和f评梅花诗的高潮。苏轼本人也创作了大量的梅花诗作r其中有名的如;女⋯~一⋯⋯“8《红梅三首》,中云:“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其中“诗老”指石延年,苏轼在这里讽刺了咏梅只知“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这样仅限于梅的形态的写法。提出“梅格”的存在。把红梅想象成一个冰容玉骨不入时的妇人,高洁本性不改。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一。4。南宋范成大写作了中国第一部梅谱《范村梅谱》内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

5、.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余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比年又予舍南买王氏厩舍楹,拆除之,治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昊下栽梅特盛,其品不一.今始尽得之。随所得为之谱,以遗好事者.”’今能在范成大的《石湖诗集》中见到许多赋梅诗。其时的咏梅盛况还可从以下的一段文字看出:“政和中,庐陵太守程祁学有渊源.尤工诗。在郡六年。郡人段子冲,字谦叔,学问过人,自号潜叟。郡以遗逸八行荐,力辞。与程唱酬梅花绝句,展转千首,识者已叹其博.近年有同年陈从古,字唏颜,裒古今梅花诗八百篇一一次韵,其自序云:‘在汉晋未之或闻,自宋鲍照以下仅得十七人共二十一首。唐诗人最盛,杜少陵二首,白乐天四首,元微乏、韩退之,柳子

6、厚、刘梦得,杜牧之各一首,自余不过一二,如李翰林韦苏州孟东野皮日休诸人则又寂无一篇,至本,。朝方盛行,而予El积月累酬和千篇云!””据同时代的人回忆,陈从古是一个梅癖”。“余友洮湖陈唏颜盖造次于梅,颠沛必于梅者也。嘉爱之不足,而吟咏之,吟咏之不足,则尽取古人赋梅之作而赓和之。寄一编以遗予日:从古此诗已八百篇矣,不盈千篇,吾未止也。”可见,陈从古所辑咏梅花诗千篇与后世出的几种《梅花百咏》及其他的梅花诗集,不独早出,就数量上看,无疑是大制作。不过,陈从古所辑的梅花诗集今已不见,已无法窥其全貌。除陈从古之外,宋朝还有数人替梅花做过专集,现在能见到的仅有黄大舆所辑《梅苑》一书,所辑是历朝题咏梅花

7、词的名篇。据黄大舆《梅苑(序)》称“黄酷爱梅花,己酉之冬,予抱疾山阳,三径扫迹。所居斋前更植梅一株。晦朔未逾,略已粲然。于是,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以为斋居之玩。目之日《梅苑》者。”但黄大舆自己的咏梅之作则已不传。继黄大舆的《梅苑》之后的便是周辉的《梅史》,周辉,字昭礼,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儿子。据周辉本人回忆,他的《梅一。一史》一书在传抄过程中遭火灾而散失殆尽。’一k一把+“喇加。一4砖。。。二二f_,一二_一~⋯一一一=一一二=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