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

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

ID:32379631

大小:8.15 MB

页数:202页

时间:2019-02-04

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_第1页
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_第2页
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_第3页
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_第4页
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管蓟马科分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月巧青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是缨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科。据禹建锡和申贤景(2000)记载,全世界已记录了管蓟马科400多属,3100余种。该科许多种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食性复杂,不仅危害作物的幼嫩部位,吸食汁液,使嫩梢干缩,籽粒干瘪,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分泌物可诱发病害,造成植物二次受害;有些种类可形成虫瘦,大大降低园林观赏植物的价值,是农作物、林木、果树和园林观赏植物上的重要害虫。然而有一些种类是捕食性,可捕食红蜘蛛、粉虱、木虱、介壳虫及其他蓟马;另外,管蓟马科中有些种类专食一些恶性杂草,可用于生物防治,又是重要的农林益虫,具

2、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最早研究我国管蓟马科的学者是德国蓟马分类学家Karnyo1913年,他根据H.Sauter采自台湾的标本,写了《H.Sauter采台湾产蓟马之研究》一文,其中有4种属于灵管蓟马亚科。此后六十年中,先后有一些外国分类工作者对我国台湾省的蓟马进行过研究。但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蓟马种类则缺少研究。胡经甫(1935)在《中国昆虫名录》中仅记载了中国的蓟马种类共25种,其中管蓟马科只有6种。直到70年代,我国分类工作者才开展中国的蓟马分类研究。张维球(1984)记录了海南管蓟马科27属52种。张维球和童晓立(1989)记述了我国菌食性简

3、管蓟马3属5种;段半锁(1995-1998)记述了3属4新种。该科自建立以来一直是缨翅目中分类最乱的,许多属间界线不明确,种类鉴定主要借助体色、外部特征,而且对该类群的研究仍处于种类描述阶段。我国己知该科仅58属164种(张维球和童晓立,1993),许多种类由外国专家记述,描记粗略,国内只是从七十年代起先后有韩运发、张维球、童晓立及段半锁、冯纪年等学者对该科作了一些报道,而且管蓟马科昆虫生活很隐蔽,标本相对较难采到,加上蓟马种类个体小,易被人们忽视,研究相对落后。由此可见,就全国范围内对管蓟马科的种类、地理分布和区系等进行系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作

4、者自2001年以来,在导师冯纪年教授悉心指导下,对昆虫博物馆馆藏标本、惠借包头园林科技研究所收藏标本(包括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张维球教授赠送给段半锁副研究员的部分标本),及作者学习期间采集的标本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鉴定、分类和描述,补充了许多种的雄性外生殖器图。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由于时间所限和作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难免,相信随着昆虫分类工作的继续深入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以及资料的不断补充和增加,管蓟马科的研究会更加完善。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并符合《关于规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

5、术道德的暂行规定》,如果违犯此规定,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的致谢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补材很时叼恻。“16日导师承诺、本人承诺:我的研究生一立旦二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我现岗职务的成果,并符合《关于规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暂行规定》。如果违犯《关于规范西北农林科技

6、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暂行规定》,我愿接受按学校有关规定的处理并承担相应导师责任。导师签名:时fill:)-M)l年‘月厂‘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或导师授权,不得对本论文进行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益的行为,否则,将追究并承担法律责任。经本论文作者及其导师同意,授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向主管上级有关单位送交论文的纸质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黔汇编学位论文。研究生签名二时间:2004年6导师签名:时间:娜旧耳年6致谢作者衷心感

7、谢导师冯纪年教授三年来的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三年以来导师从论文的选题、开题论证、到论文的写作、定稿都给予了悉心指导,使得本论文顺利完成。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时刻激励和鞭策着作者不断进取。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恩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在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观察标本期间,段半锁副研究员给予学习与工作上的热心指导和帮助,并惠借给作者大量珍贵的蓟马玻片标本,作者谨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张雅林教授、花保祯教授、袁锋教授、件均祥教授等给予了作者诸多的指导和帮助:魏永平、黄敏、戴武、

8、尚素琴、魏踪、贺红、袁向群老师以及同学黎登寨、腾艳萍、王蓦、陈林、孙钦霞、张红梅、徐重益及师妹师弟邓雪华、李隆梅、张凤萍、高娜、田宏刚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