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赏析资料

桃花源记赏析资料

ID:32387498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桃花源记赏析资料_第1页
桃花源记赏析资料_第2页
桃花源记赏析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赏析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1 桃花源记1、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2、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试说说故事的传奇色彩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其次是桃源中人。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写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有什么作用?答案: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4、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是为了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试说说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是什么?(或者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答案: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5、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6.作者社会理想的实质是什么?答案:“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7、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一社会理想?(或者: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答案: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

3、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8、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9、层层设疑的写法的好处是什么?答案: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10、“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答案:渔人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1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1).阡陌交通,

4、鸡犬相闻(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案如下:(1).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2).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3).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4).不足,不值得。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等。12.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5、?从中可以推知渔人说的是什么内容?村人为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而惋惜。内容: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13、课文理解填空(用原文):(1)、文中写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写桃林面积之广的句子:夹岸数百步;写是纯一色的桃树的句子是:中无杂树。 14.成语解释: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出自本

6、文的成语还有: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15、一词多义出:(1)不复出焉:出去。(2)皆出酒食:拿出。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2)寻病终:副词,“不久”。舍:(1)便舍(shě)船:丢下。(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中:(1)中无杂树:“中间”。(2)晋太元中:“年间”。(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2)寻向所志:所做的标记。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可译为“的”。(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3)处处

7、志之:语气助词,不译。(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为:(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2)遂迷:“终于”。(3)后遂无问津者:“就”。得:(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闻:(1)鸡犬相闻:听见。(2)闻有此人:听说。作:(1)其中往来种作:劳作(2)设酒杀

8、鸡作食:制作(食物)其:(1)复前行,欲穷其林:那,那片(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他,指代渔人(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的,指渔人的22、陋室铭1、作者为陋室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2、本文夹叙夹议,不但有观点,有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3、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第二层:写“陋室”。第三层: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4、根据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