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名胜介绍

澄城县名胜介绍

ID:32389267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4

澄城县名胜介绍_第1页
澄城县名胜介绍_第2页
澄城县名胜介绍_第3页
澄城县名胜介绍_第4页
澄城县名胜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澄城县名胜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壶梯山 壶梯山位于澄城县西北30公里的冯原镇北,师黄龙山脉南伸到本县境内得一个独立山头。海拔1104米,为全县得制高点。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 壶梯山山顶浑圆平坦,面积约数十亩,四周位斜坡地形,东、西、北三面坡度为40-50度,南边坡度稍陡,约在65度左右、坡面常年被茂密得翠柏覆盖,莽莽苍苍,郁郁葱葱。与山下得田园村庄相映成趣,别有一番神韵,自古被誉为澄城八大景观之一。清代本县姚钦曾有诗曰:“一抹名山似海州,拾薪穿露岂仙流。独呼明月陪幽赏,信步青天亦胜游。叱石聊成羊牧戏,烂柯应为局棋留,遥遥人

2、世浮云外,万顷松风次第收。” 壶梯山胜景天成,历来为人仰慕。曾有宏伟的转角楼挺立于山巅,两侧有别具一格的钟鼓楼相互对应、其下有八卦楼、南天门、戏台等建筑群。至今尚可看到多处庙宇及祭祀神灵的遗址。每逢初一、十五,钟声鼓声不绝于耳,远近相闻;每年三月初三为传统庙会,人山人海,曲剧杂玩,地摊叫卖,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壶梯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使这里成为澄城县著名的旅游胜地。 壶梯山地处澄城、黄龙、白水、洛川四县接壤之处,为黄龙山出口要道,是关中与陕北的天然通衢,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3、。1948年8月解放战争期间,由陕北溃退的国民党胡宗南部36师据守此地。当时,我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王震将军率师猛攻,一举歼灭胡军36师主力。至8月11日壶梯山 壶梯山位于澄城县西北30公里的冯原镇北,师黄龙山脉南伸到本县境内得一个独立山头。海拔1104米,为全县得制高点。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 壶梯山山顶浑圆平坦,面积约数十亩,四周位斜坡地形,东、西、北三面坡度为40-50度,南边坡度稍陡,约在65度左右、坡面常年被茂密得翠柏覆盖,莽莽苍苍,郁郁葱葱。与山下得田园村庄相映成趣,别有一番神韵,

4、自古被誉为澄城八大景观之一。清代本县姚钦曾有诗曰:“一抹名山似海州,拾薪穿露岂仙流。独呼明月陪幽赏,信步青天亦胜游。叱石聊成羊牧戏,烂柯应为局棋留,遥遥人世浮云外,万顷松风次第收。” 壶梯山胜景天成,历来为人仰慕。曾有宏伟的转角楼挺立于山巅,两侧有别具一格的钟鼓楼相互对应、其下有八卦楼、南天门、戏台等建筑群。至今尚可看到多处庙宇及祭祀神灵的遗址。每逢初一、十五,钟声鼓声不绝于耳,远近相闻;每年三月初三为传统庙会,人山人海,曲剧杂玩,地摊叫卖,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壶梯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使

5、这里成为澄城县著名的旅游胜地。 壶梯山地处澄城、黄龙、白水、洛川四县接壤之处,为黄龙山出口要道,是关中与陕北的天然通衢,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48年8月解放战争期间,由陕北溃退的国民党胡宗南部36师据守此地。当时,我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王震将军率师猛攻,一举歼灭胡军36师主力。至8月11日壶梯山 壶梯山位于澄城县西北30公里的冯原镇北,师黄龙山脉南伸到本县境内得一个独立山头。海拔1104米,为全县得制高点。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 壶梯山山顶浑圆平坦,面积约数十亩,四周位斜坡地

6、形,东、西、北三面坡度为40-50度,南边坡度稍陡,约在65度左右、坡面常年被茂密得翠柏覆盖,莽莽苍苍,郁郁葱葱。与山下得田园村庄相映成趣,别有一番神韵,自古被誉为澄城八大景观之一。清代本县姚钦曾有诗曰:“一抹名山似海州,拾薪穿露岂仙流。独呼明月陪幽赏,信步青天亦胜游。叱石聊成羊牧戏,烂柯应为局棋留,遥遥人世浮云外,万顷松风次第收。” 壶梯山胜景天成,历来为人仰慕。曾有宏伟的转角楼挺立于山巅,两侧有别具一格的钟鼓楼相互对应、其下有八卦楼、南天门、戏台等建筑群。至今尚可看到多处庙宇及祭祀神灵的遗址。每

7、逢初一、十五,钟声鼓声不绝于耳,远近相闻;每年三月初三为传统庙会,人山人海,曲剧杂玩,地摊叫卖,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壶梯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使这里成为澄城县著名的旅游胜地。 壶梯山地处澄城、黄龙、白水、洛川四县接壤之处,为黄龙山出口要道,是关中与陕北的天然通衢,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48年8月解放战争期间,由陕北溃退的国民党胡宗南部36师据守此地。当时,我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王震将军率师猛攻,一举歼灭胡军36师主力。至8月11日壶梯山 壶梯山位于澄城县西北30公里的冯原

8、镇北,师黄龙山脉南伸到本县境内得一个独立山头。海拔1104米,为全县得制高点。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 壶梯山山顶浑圆平坦,面积约数十亩,四周位斜坡地形,东、西、北三面坡度为40-50度,南边坡度稍陡,约在65度左右、坡面常年被茂密得翠柏覆盖,莽莽苍苍,郁郁葱葱。与山下得田园村庄相映成趣,别有一番神韵,自古被誉为澄城八大景观之一。清代本县姚钦曾有诗曰:“一抹名山似海州,拾薪穿露岂仙流。独呼明月陪幽赏,信步青天亦胜游。叱石聊成羊牧戏,烂柯应为局棋留,遥遥人世浮云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