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传承与发扬

社会学传承与发扬

ID:32391042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社会学传承与发扬_第1页
社会学传承与发扬_第2页
社会学传承与发扬_第3页
社会学传承与发扬_第4页
社会学传承与发扬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传承与发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学传承与发扬关键词:西南联大;社会学;传承;发扬 传承与发扬西南联大的社会学传统,是当代社会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南迁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又奉命迁往云南,于次年4月26日抵达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从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到1946年5月4日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昆明整整八年时间。随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联大社会学系也重新组建起来。西南联大社会学是联大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2、分,其主要依托是联大社会学系。联大社会学在联大法学院则居于较高水平,亦在全国社会学界占有重要地位。联大社会学原与历史学系合为历史社会学,属于文学院。1940年6月两系分别独立成系。在西南联大期间,该系前后九届共毕业91人。联大的社会系亦在清华社会学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其时北大、南开均无社会学系)。因此,联大社会学的渊源乃发端于战前的清华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此系在北平时多称“社会学系”,而联大时期则多称“社会系”。统观说来,从清华以迄联大,社会学曾先后与人类学、历史系联合成系,而人类学后来曾取消,历史系亦被分离。

3、但社会学一直有始有终。因此,可见社会学系从清华到联大这一发展脉系是相当清晰、连贯的。而及至联大时期,社会学系又有所进展。就基本师资来说,其情况为:教授:潘光旦、陈达、李景汉、吴泽霖、李树青、陈序经、陶云逵、周覃祓、费孝通;讲师、助教:瞿同祖、袁方、全慰天、藤茂桐。战前清华社会学系教授中,除吴景超在重庆任职外,几乎都来到联大社会系。在西南联大的八年期间,社会学者们组建社会学系,继续社会学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创建了社会学研究机构,开展一系列具有开拓性质的调查工作,取得了一批在国际社会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有关

4、的研究机构主要有: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和经济研究所;西南联大学人参与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即魁阁)等,这些研究机构和团体对西南边疆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取得了一批在国际社会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成立于1939年8月,先设在昆明市青云街169号,后迁至呈贡县文庙。普查所由时任西南联大社会学系主任陈达任所长,李景汉、戴世光分别任调查部和统计部主任。国情普查研究所的目的是“为求对于中国人口及相关问题获得研究技术及收集材料,以便对于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建设有所贡献,并

5、期为辅助学术的研究,做实验的调查工作”。从事人口普查实验和研究各种普查方法是该所的主攻方向。从1938—1946年间,该所在云南呈贡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陈达根据1939—1942年进行的人口普查而形成的专著《现代中国人口》。该书既是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旧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的实验总结。1946年7月,该书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全文发表,受到学术界的赞同和重视。此外,国情普查研究所的成果还包括根据1939年上半年对呈贡县进行人口普

6、查而撰写的《云南呈贡县人口普查初步报告》;根据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对呈贡县进行农业普查而撰写的《云南省呈贡县农业普查报告》;根据1940—1941年对呈贡县27个乡镇以及昆阳县的一镇三乡进行的户籍及人事登记调查而撰写的《云南呈贡县、昆阳县户籍及人事登记初步报告》;根据1942年春进行的对四个环湖县市(昆明市、昆阳县、昆明县、晋宁县)进行的“户籍示范实验室”调查而撰写的《云南省户籍示范工作报告》等。除集体项目外,还进行了一些个人项目。国情普查研究所的成果为当时云南社会发展提供了实证性的资料,为中国现

7、代人口普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成立于1942年6月,由从德国留学归来的陶云逵任主任,研究人员主要有黎国彬、邢公畹、罗常培等。边疆人文研究室出版了《边疆人文》杂志。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的成立起因于“昆佛”铁路的修建。20世纪40年代初,云南地方当局计划修筑一条由石屏通往佛海的省内“石佛”铁路,后改为从昆明至佛海的“昆佛”铁路,需要委托一个单位对铁路沿线进行社会调查,为筑路提供沿线的社会经济、民情风俗、语言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资料。西南联大中的南开大学成立了边疆人文研究室,并为此展开了专门的社

8、会调查。该研究室成立不久,陶云逵就带领调查人员对玉溪、峨山、新平、元江、金平等县的哈尼、彝族、苗族、傣族等民族聚居地开展调查,形成了一批调查研究成果,主要有著作:《云南摆夷族在历史上及现代与政府之关系》、《西南部族之鸡骨卜》、《大寨黑夷之宗教与图腾制》、《昆佛沿线少数民族语言分布状况图表》、《昆佛沿线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等。文章有:陶云逵和黎宗献的《杨武坝街子汉夷互市的调查》、《纳苏宗教与巫术的调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