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和谐思想

老子的和谐思想

ID:32392284

大小:4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4

老子的和谐思想_第1页
老子的和谐思想_第2页
老子的和谐思想_第3页
老子的和谐思想_第4页
老子的和谐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的和谐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子的和谐思想编者按:震古烁今、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以来,对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鹿邑县老子文化研发中心成立后,从老子思想的源头《道德经》入手,扎实学习,热烈讨论,深入研究,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这里介绍一篇老子研发中心由魏嵬同志撰写的《漫谈老子和谐思想》,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迪。 漫谈老子的和谐思想魏嵬两千多年前,针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新旧交替,天下混乱的社会状况,老子从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冷静观察中,提出了以“道”为统领的一系列和谐思想。构

2、建和谐社会,张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具有全新的意义和价值。一、老子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老子的“道”,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先天地生”,是万物生成的动力、本源,“道”化生天地万物,为万物所共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辩证规律准确的概括。道生万物过程中,万物都存有阴和阳,阴阳两气互相冲突,互相激荡,对立统一,其落脚点是和谐。万物阴阳成和谐,和谐

3、之中生万物,和气致祥,和气生物,和谐是万物生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天地相和,以降甘露。”天地之间,阴阳两气相合,所以天降甘露。甘露者,天地之和气也,天降甘露,泽及万物,万物在和谐境界中生成、发展。自然,是宇宙万事万物最根本的特性。“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为归,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与根本规律,只有人、地、天、道,互不相违,互不冲突,处于相互间的和谐状态,各守其分,各得其所,人与人、人与天地共守“道法自然”的原则,一切都顺应自然规律而为,“以辅万物之自然。”“希言自然”乃是大道的至言,以人“配天”,才顺自然,

4、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若是人为地违反自然,不能和谐相处,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人成了主宰世界的主体,毫无顾忌,为所欲为。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天、地、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一面是生产能力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文明不断地进步,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一面却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竭泽而渔,乱采滥伐,乱排滥放,任意克隆、杂交,恣意侵占耕地,等等,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精神境界却越来越异化、越来越沦落,越来越远离了自然大道。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人口已达64亿。饮水、

5、空气、土壤等自然资源被污染、破坏并不断退化。全世界每年失去500万到7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森林每年减少17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已达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1/3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到2025年将会升到2/3,如此高度城市化的社会重负必然导致新的社会弊端和危机。大自然已经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突发性灾难和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多种反常的自然现象,不断向人类警示:只有尊重自然,善待地球,地球才能善待人类。老子的警世恒言,一针见血,切中时弊,为人类医治环境顽症,开出了良方。人类由崇尚自然到改造自然,由战

6、胜自然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转变,是人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又一次飞跃,必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二、老子人与人的和谐思想“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执,即执行;大象,指大道;安者,安定;平者,太平;泰,平安、安定,泰然自若,通泰和谐。严复在《老子评语》中说“安,自由也;平,平等也;泰,合群也。”又说:“使生今日,则当言平等、自由、博爱。”“博爱是一种群众的和谐幸福。”老子主张:让大道科学,行之于天下,使天下安定、太平,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安平泰是人们理想的真善美的境界,让人们过着共同富裕、安

7、居乐业、永享太平、美好和谐的生活。老子的这种理想社会有类于今天的“和谐社会”思想。老子指出在社会的具体治理过程中:“道莅天下”,“以正治邪”,“爱民治邦”。“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老子教导执政者不能有私心,应以百姓之心为心,热爱百姓,为民服务。但是,百姓之心,有善与不善、信与不信之分,各有所思,反映不一,为道者都应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一切言行以百姓的利益与幸福为准绳,顺遂

8、其性,而求醒悟,广泛听取百姓意见,使百姓乐于接受,而和谐协作。“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天下皆乐推而不厌也。”这是讲执政者与百姓的关系,应以慈心爱之、信之、感之,谦下待之,居上而人民不感到有重压,居前而人民不感到有伤害,天下百姓皆拥护而乐推,从不厌弃,和谐相处,正如老子所说“鱼不可脱于渊”、“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