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ID:32394300

大小:9.89 MB

页数:420页

时间:2019-02-04

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_第1页
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_第2页
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_第3页
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_第4页
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概念设计-山东大学课程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桥梁概念设计项海帆肖汝诚徐利平石雪飞联合编著葛耀君魏红一韩振勇前言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中国的工科高等教育基本上因袭了苏联的体制,即按行业设校。工科高校调整成土建类和机电类,以及水利、化工、矿冶、航空、地质、交通等专科院校,直接培养各行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文理科则合并成综合性大学,使工科和文理分家,十分不利于工程教育的发展。在上世纪50-60年代,工科教材大都使用从苏联翻译过来的实用性教材,即教会学生按规范进行设计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按学科设系,逐渐向国际体制转变,但行业的影响力依旧存在。2004年出版的桥梁工程新教材,除了按新颁布的规范作了必要的修改外,

2、在篇、章、节安排上基本上还是因袭苏联老教材的体系,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也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2006年的国际桥协布达佩斯年会上,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土木系的M.Schlaich教授发表了题为《对教育的挑战—概念和结构设计》的大会报告。他介绍了柏林工大正在进行的土木工程教育改革,即将原来传统的按材料划分的钢结构教研室和混凝土教研室合并更名为“概念和结构设计”教研室,所属的三位正教授不再分别讲授“钢结构设计”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分析方法和按规范的设计方法,而改为面对所有建筑材料按结构类型(桥梁、高层建筑和空间结构)分工讲授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方法

3、,并且加强对学生创新理念和能力的培养,即不仅教结构设计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进行概念设计的创造能力。2007起,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决定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一门“桥梁概念设计”的新课,以培养新一代桥梁工程师的概念设计能力,克服中国桥梁在创新理念、工程质量和美学考虑三方面的不足,为中国在21世纪通过自主创新的努力,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贡献一份力量。2008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开课,先采用讲座的形式,由几位年轻教授分工承担。2008年暑假中项海帆也加入了该课程建设的行列,一起讨论确定了教材大纲,并和肖汝诚合作撰写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桥梁美学设计;桥梁设计分院的总工程师徐利平

4、教授级高工和魏红一教授合作撰写第三章概念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和第四章概念设计中创新理念的实例剖析;葛耀君撰写第五章概念设计中对桥梁防灾和耐久性的考虑以及第二、第三章中的部分章节;肖汝城教授撰写第六章桥梁结构体系及其关键力学问题;石雪飞教授撰写第七章概念设计中新问题的解决;最后的第八章城市桥梁的概念设计则约请同济校友、天津城建集团总工程师韩振勇教授级高工撰写。全书由项海帆进行定稿前的审定。近来,对“钱学森之问”的热议使我们深感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希望《桥梁概念设计》一书的出版能对中国桥梁专业的学生和桥梁界的同仁有所启迪和鼓舞,使中国桥梁设计尽快克服

5、不足,走出误区,也使中国高校的桥梁工程教育尽早摆脱传统教材和方法的束缚,跟上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不当之处望桥梁界同仁不吝指正,我们将会在再版时加以修改补充,使这本《桥梁概念设计》进一步完善,成为21世纪桥梁工程师的必修教材。项海帆2010年2月目录第一章导论INTRODUCTION...........................................................................11.1近代桥梁发展概况(1660-1945)...........................................

6、...............................................11.1.1奠基时期(1660-1765)...................................................................................................11.1.2进步时期(1765-1874)..................................................................................................

7、.11.1.3发展时期I—钢桥的诞生(1874-1945)...........................................................................31.1.4发展时期II—钢悬索桥(1883-1945)...........................................................................41.1.5发展时期III—钢筋混凝土桥(1875-19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