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

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

ID:32394355

大小:4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_第1页
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_第2页
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         精河县托托乡中学  李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百孝善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着这些朗朗上口,有韵律、有节奏的国学经典,我们不得不叹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通过学习国学,可以让人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在国学

2、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为自己多年来对国学经典学习的匮乏和对学生国学经典教育的缺失而感到无比惭愧与自责。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围绕着中考指挥棒、高考指挥棒,只一味地去追求高分与升学率。通过国学经典进校园培训学习,以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幡然醒悟,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们丢掉了最根本的东西——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国学经典,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伟大的思想光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啊!我们必须让国学经典重返校园,借助国学教育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让每一名学生通过读经

3、典、诵经典、演经典等多种展示国学活动的平台,实现“仁、义、礼、智、信”的培养目标,养成“勇、勤、俭、廉、洁”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论语》语言虽然浅显,但思想却无限深邃;表达虽然简洁,内涵却无比丰富;影响虽由古贯今,歪曲和伪饰也接踵而来。因此,这部教材一方面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误解和疑问,提出很多有启发性的问题,同时又节选了一些发掘孔子思想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短论短评,作为“相关链接”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到正确的认识。这对澄清社会的误释误解,是有很好的积极作用的;这种做法更积极的意义是养成青少年善于发现矛盾、善于思考的习惯,也给老师的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可资

4、借鉴的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和谐、仁、义、礼、智、信、忠、孝等,其中起着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和谐。和谐的意思是“事物之间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即合理、适当、恰到好处。合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和真理法则做事,适当就是适宜、妥当、恰如其分。和谐价值观倡导的是和而不同,不同事物的合理搭配,恰如其分地组合或融合,事物由不协调达致协调,由不匀称达致匀称,由不平衡达致平衡。在现代社会,和谐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自我身心和谐。我们的社会,人们倾力注重科学技术最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注重资本的积累与占有,注重个人财富的创造与增加,而对人自身的精神世界、道德

5、规范,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关怀等方面有所淡化,致使人文精神一度严重失落。综上所述,国学经典重返校园势在必行。所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明确“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目标,然后采用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坚持传诵国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积累起深厚的国学底蕴,让我们的学生在诵读中懂得如

6、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诵读国学经典的一些传统篇目,只不过是促进国学经典进校园的一种举措,不论是开设课程,还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我们都不能满足于国学教育的表面热闹。如何让国学经典真正走进校园,传承并弘扬好;如何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让孩子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一代,这不光需要学校的积极探索,更加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整体推进。3近年来,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

7、来源。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很多民间国学传播机构渐渐兴起,而且得到了家长和青少年的响应;传媒的国学讲坛开始火爆,吸引了许多听众和读者……可以看出,善良、正直的人对金钱追逐和名利竞争的世态中所造成的精神贫乏,已经从厌倦到痛恨,人们想从国学经典中找回中国人曾经珍惜过而现代却缺失了的国魂。社会普及领域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在人们渴求了解自己传统的今天,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通过社会传媒宣传中国典籍,毕竟是一种补充的渠道,有时也难免因为炒作并发一点副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