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茶道说起

论文从茶道说起

ID:32394507

大小:48.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论文从茶道说起_第1页
论文从茶道说起_第2页
论文从茶道说起_第3页
论文从茶道说起_第4页
论文从茶道说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从茶道说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茶文化欣赏从茶道说起——茶与茶的内涵从茶道说起茶,对于中国人而言,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将茶推到生活必须品的地位,无论是否能品味出其中的文化底蕴,中国人总是习惯喝一杯茶,从儿时被父亲要求一同喝茶,到中年陪父亲一同喝茶。茶,对于我而言,其中也是父亲的一部分。茶,是中国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分,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常年饮茶,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确实具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而今,茶已是世界

2、公认的天然的健康饮品,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因而最初茶被视作药用,而后发展为饮品。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不断有“非茶之茶”被人们发现,例如昆仑雪菊等花茶,也有通过特殊方法发酵的虫茶。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有这样的描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

3、、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茶经》所述不一定是历史现实,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我国制茶和吃茶的历史之长。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茶不仅是作为一种饮料,而且形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不断发展的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影响着世界,传递着中华民族的魅力。传统意义上的茶被分为六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代表茶有:蒙顶甘露、日照绿茶、六安瓜片、龙井茶、碧螺春、信阳毛尖、紫阳毛尖茶。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霍山黄芽蒙洱银针、蒙顶黄芽

4、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茶。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祁门红茶、荔枝红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工夫红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一带,以潮汕的工夫茶为主。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普洱茶六堡茶湖南黑茶(渠江薄片金茶),原料粗老,因为采摘时使用一种小刀子,又被称为“刀子茶”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压制成砖。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

5、0m)白毫银针、白牡丹,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茶,现今社会上出现“非茶之茶”,如广东凉茶这种非传统的“茶”,从原料上来讲它更应被称为“药”。还有虫茶,出于湘、川山区,是化香夜蛾吃了化香树叶排出的粪便,这种特殊的茶,香郁甘美,回味无穷。中国茶道的发展不仅仅是茶

6、叶本身种类及品质的发展,如陆羽茶经中提到的“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一系列繁琐而极具仪式感的过程构成了古代中国的茶道。唐人陆羽所著《茶经》自然只能包括唐前的饮茶文化。唐时人们饮用茶汤,类似于目前日本的茶道,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此时加入一些盐,姜,桂等调味料到水中调味,而后世随着制茶工艺的不断进步,茶叶原本的清香被

7、较完整的保留下来,于是从明代开始更为自由的冲泡式的饮茶方式逐渐取代了点茶法。但这绝不说明哪种方式更好的之类的问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需要的表现方式不同。不同的民族,地区对茶的理解有所差别,这种差别也通过喝茶方法表现出来,如云南布朗族常将茶制作为烤茶,土家族的油茶汤。茶艺是茶道的载体,观赏茶艺表演赏心悦目。不管是温杯洁具,醍醐灌顶,还是凤凰三摆头,其中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能让人觉得作为一个茶客受到了真诚的欢迎和尊敬。那无声的语言让人安逸,而乘过茶的闻香杯和品茗杯给你带来嗅觉视觉和味觉的三重享受,让

8、人心旷神怡。茶需三口饮尽,一口为尝,二口为回,三口为品,即谓品茗。一杯清茶,一杯心情,一杯人生,恬而淡雅。对于不同的茶,茶道也会有微妙的差异,让人在多次观赏时不会觉得千篇一律。欣赏茶道,是走进茶道的第一步。要想对茶道艺术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就要对它有根深的了解。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茶道,茶道,品茶论道。茶道的定义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论。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比较认同此种说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