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

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

ID:32395316

大小:56.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_第1页
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_第2页
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_第3页
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_第4页
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赛迪智库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调整思路扩大消费需求代晓霞闫逢柱(赛迪智库)  在全面分析我国消费需求现状的基础上,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认为,消费需求不振的根本原因在于:宏观制度不完善;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缺乏持续性且覆盖面有限;有效供给不足;流通弊病扭曲了价格。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四条对策建议,即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消费能力;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建立持续性的消费刺激计划;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规范流通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为了发挥消费需求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作用,积极应对国际需求持续疲

2、软的状况,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但消费需求依然不振。那么,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这一迷局?一、我国消费需求现状解析  从消费的经济贡献看,“短板效应”日益显著;从消费结构看,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增长缓慢;从消费差异看,城乡和区域差距不断扩大。  (一)从消费的经济贡献看,“短板效应”日益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动力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和净出口。2000—2011年,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贡献率指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由65.1%降至55.5%,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22.4%提高至48.8%。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占比由2

3、000年的74.5%降至2011年的72.2%,同期政府消费占比则由25.5%提高至27.8%,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表现尤其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低下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居民最终消费率指居民消费支出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0年以来,经合组织成员国(OECD)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之间。其中,美国在70%以上,英国超过了60%,日本和韩国也在50%—60%之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则长期停留在50%以下,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2011年期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从46.4%下降到35.5%,不

4、仅降速快,降幅也很突出。  (二)从消费结构看,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增长缓慢  从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存型的“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比将不断下降,发展和享受型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会持续上升。但在我国,生存型消费支出所占比重较高,且呈上升趋势。2000—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比由69.3%提高至70.8%,发展和享受型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与娱乐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则由27.3%降至25.2%。同期,农村居民两类消费支出占比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这一情况

5、与发达国家形成了明显反差。  (三)从消费差异看,城乡和区域差距不断扩大  从城乡差距看,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76.82%,而占据总人口48.7%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仅为23.18%,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比也由2000年的2∶1,增加至2011年的3.3∶1。从区域差距看,中西部地区消费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差距。2011年东、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相差高达2.7倍,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分别为53.3%、17.6%、19.9%和9.27%。二、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国家宏观制度不完善,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

6、;消费刺激政策不持续,且覆盖面有限;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高度同质化;流通弊病根深蒂固,抑制了消费潜力释放。  (一)国家宏观制度不完善,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  首先,居民收入增长缓慢。2000—2011年,我国GDP平均环比增速15.2%,分别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环比增速的12.0%和10.9%。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导致消费倾向走低。2000—2011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79.6%降至69.5%,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维持在74%左右。  其次,收入两级分化不断加剧。2000—2011年,我国基尼系数从0.41提高至0.55。这一差距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7、。在日本和德国,基尼系数均小于0.3,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只有0.37。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高收入群体有支付能力但缺乏购买意愿,低收入群体则望物兴叹。  再次,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降低了消费预期。2011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仅为31.2%,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6000美元的国家相比,分别低11.5个和22.8个百分点。其中,医疗支出比重分别低3.4个和7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分别低10.6个和19个百分点。由于这些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