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文献综述

郊野公园文献综述

ID:32395971

大小:47.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郊野公园文献综述_第1页
郊野公园文献综述_第2页
郊野公园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郊野公园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郊野公园文献综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郊野公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战略上保存绿色空间的重要手段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郊野公园正处在开发与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园林发展的新热点,郊野公园的一系列特征和特点决定了其规划设计应具有符合自身情况的思路、规律和方法。因此对己经建立或正在进行规划建设郊野公园的城市和公园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从实际操作层面探索和研究这一类型绿地的发展脉络和规划策略。通过对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四个城市的近20个郊野公园的实地调研,以访问座谈、发放问卷和资

2、料收集等形式作为研究平台,采用理论和实际结合、宏观与微观相辅、多学科融贯等方法,对建立完善我国郊野公园规划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在多个层次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论文成果对促进郊野公园研究的系统化、应用化、产业化,以及对我国郊野公园的规划、实践和管理工作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成果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l、总结了郊野公园在城市中的产生过程,并提出产生的规律和原因。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郊野公园与城市所存在的空间关系类型和发展时序模式。3、从近自然园林和低碳城市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郊野公园的优势,论证了郊野公园是我国未来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4、从保障机

3、制方面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各种重要管理问题。在综合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目前我国郊野公园发展较为典型的四座城市为理论依托,将多个案例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利用等规模分析方法进行整体综合性研究。从比较和整合中总结出郊野公园的特征,并从中得出郊野公园的定义。对近50个郊野公园资料的分析总结出郊野公园的分类方式,生态特征和选址特征。在实地发放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以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郊野公园游客的基本行为特征,以作为本论文理论的重要支撑。以系统论为工具,对我国郊野公园规划的组成要素、结构和空间策略进行了分析。结合风景名胜区

4、规划和国家公园体系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郊野公园规划方法,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我国郊野公园的规划途径,并将其具体落实为郊野公园规划导则。该成果旨在微观层次、技术层而为完善我国郊野公园规划和建立郊野公园体系积累经验。郊野公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与城市的相关性,没有城市,也就没有了郊野公园这个概念。这是体现郊野公园与其他几类绿地的重要区别—非独立性的特征,这一特征也要求郊野公园规划的研究必须分为两个阶段,即从城市角度的宏观思考和郊野公园本体研究。郊野公园的功能,简言之,就是以低成本,可达性强的特点为城镇居民提供亲近自然、有氧健身的场所,保护郊野和乡村景色

5、,丰富城市功能;保护大都市区边缘的农田、果园、绿地、水系等绿色资源或绿色空间,使其成为城市的生态屏障;同时对城市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起到积极影响。郊野公园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生态资源、景观类型和规模等级四种思路进行划分。根据城市需求和公园职能分为:生态保育型,隔离绿地型,环境保护型,游憩经济型。根据生态资源分为:非生态型郊野公园,生态型郊野公园,生态多样型郊野公园。根据景观类型分为:山体型郊野公园、平原型郊野公园、河流型郊野公园、森林型郊野公园、湿地型郊野公园、草原型郊野公园、海岸型郊野公园、岛屿型郊野公园、地质景观型郊野公园、田园型

6、郊野公园、湖库型郊野公园、丘陵型郊野公园。根据规模等级分为:特大型郊野公园(>300。公顷)、大型郊野公园(1000—3000公顷)、中型郊野公园(300—1000公顷)、小型郊野公园(<300公顷)郊野公园选址是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其他规划程序的首要工作,导则内容主要包括选址的特征和具体边界的落实。郊野公园一般会选择在和城市建成区有一定距离,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风景资源的地区。郊野公园的会选择上述地区内具有保护意义的地段,包括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社会资源等的保护。郊野公园的边界要有明确的地理标志物,既能在地图上标出,又能在空间中落实。郊野公园

7、的规划理念不同于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城市公园设计,郊野公园的规划理念有自身的特点和遵循原则。生态保育是郊野公园的核心任务。一切规划工作都应在这一基础上展开。教育意义是郊野公园的第二任务。郊野公园的教育理念比较宽泛,是指游人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得到知识上的补充,身体上的锻炼和心灵上的放松。休闲游憩是郊野公园的第三任务。主要指在生态条件允许的区域内设置供游人郊野游憩的设施和路径,在保护的基础上对郊野公园的利用。郊野公园的生态规划贯穿整个公园发展过程,根据不同生态情况应施以不同的规划思路。郊野公园生态规划的目标是培养和建立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态

8、多样性。对没有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较弱的郊野公园应先进行生态资源培育和恢复;对己经具有良好生态系统的郊野公园应在详尽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和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