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

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

ID:32402453

大小:68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_第1页
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_第2页
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_第3页
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_第4页
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办公自动化》2018年第17期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InternetofThingsandInnovation2.0EmpowerSmartSociety邓迦心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DengJiaxinInternationalSchool,Bei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智慧社会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一起被正式写进报告,并提出要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把握

2、创新2.0的时代机遇,利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网络、新数据环境,推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课题。一、智慧社会:创新2.0时代的社会新形态SmartSociety:NewTypeofSocietyinEraofInnovation2.0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变,并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新网络、新数据条件下面向创新2.0的社会新形态。智慧社会强调基于以物联网为代

3、表的新网络、新数据环境,汇聚大众智慧和群众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将人民生活、工作、交往的社会空间作为开放的众创空间,推动社会创新,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参与协同众创,推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实现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景。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社会的重要物质技术,而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相适应的以人为本、数字支撑、创新驱动的创新2.0形态是智慧社会的核心。智慧社会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是以“以人民为中心”为理念,以城乡一体化和数字公平为基本原则,兼顾顶层设计和大众创新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运

4、行模式。我国智慧社会将在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实践基础上,统筹考虑“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深入融合,最大限度释放智能化发展社会红利,探索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融合的社会发展与治理新模式。智慧社会是未来社会形态的新蓝图。发展智慧社会是提高我国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必然选择。因此,智慧社会的1/5物联网与创新2.0赋能智慧社会《办公自动化》2018年第17期总体目标应既能促进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又能在智慧化管理和服务中兼

5、顾城乡差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项需求、普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支撑作用。二、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集大成InternetofThings:IntegrationofNewGenerationofICT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

6、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基于感知技术,融合了各类应用的服务型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感知、互联和智能的叠加,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全面互联,通过传感器节点和城市基础设施感知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有指向性地进行网络资源的连接和信息融合,采集和存储着物理与虚拟的海量信息,通过分析处理与决策,完成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控制指挥的智能演化,实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联网与传统互联

7、网相比,有四个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

8、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再次,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最后,物联网的精神实质是提供不拘泥于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的应用场景与用户的自由互动,它依托云服务平台和互通互联的嵌入式处理软件,弱化技术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