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检验技术

生物医学检验技术

ID:32404220

大小:389.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生物医学检验技术_第1页
生物医学检验技术_第2页
生物医学检验技术_第3页
生物医学检验技术_第4页
生物医学检验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医学检验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临床医学检验、疾病控制研究和医学检验设备集成管理等领域,培养具有医学诊断、免疫检验和检验试剂生产等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工艺技术改进和一定的原始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疾病筛查、免疫试剂研制和医学检验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与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临床检验责任意识和生命安全意识。(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服从管理、服务社会、创新、节约、环保、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

2、的工作作风。(3)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熟练的外语综合应用、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4)掌握微生物检验、生化和分子检验、血液检验、免疫检验等生物医学检验技术的理论知识,能进行样品采集、病理检验、疾病筛查、临床生化与分子检测等医学检验工作,并对检验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了解生物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具体实施的能力,能够在知名大企业里从事疾病筛查、免疫试剂研制、生产与检验及医学检验等工作(6)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熟悉生物医学检验相

3、关法规与标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主要课程微生物检验技术、分子检验技术、免疫学及免疫检验、卫生理化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诊断试剂盒开发等。对接院校北京工商大学合作企业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亦庄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和生物药物企业,从事生物医学检验试剂和设备研发、生产、质量控制、销售和管理等岗位工作,也可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生物医学试剂和设备的研发工作,还可到医院、疾病控制中心从事检验和疾病控制工作。目前主要的对口就业单

4、位有: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各级各类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各大医院,每年的就业率达99%以上。国际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访学修习。此外,本专业与韩国朝鲜大学和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签订了专接本框架合作协议,并已启动与韩国朝鲜大学的“2.5”+“0.5”+“4”模式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学生。此外,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法国科技大学联盟也已达成合作意向。国际化合作之一—韩国朝鲜大学国际化合作之一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教学条件本专业采取自建或与企业共建的方式完成实训基地建设

5、,建成了以“校内生产车间”、“分析测试中心”、“专业基础实训室”、“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互相集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实践基地,满足了教学和科研开发的需求。校内实训场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设了生物制药车间、基因工程实训室等各类实验室20余间,拥有气相色谱仪(GC)、液相色谱仪(HPLC)、气质联用仪(GC-MS)、液质联用仪(HPLC-MS)等精密分析仪器,各类设备总资产近3000万元。与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设1000平米“生物医药中试公共服务平台”供学生生产实践。除此之外,本专业与“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6、北京科兴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双鹤药业集团”、“北京泰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用于学生参观和顶岗学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本专业教学团队1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8人,占50%;博士8人,占50%;团队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下13人,占82.5%。团队先后两次被评为“北京市属市管学术创新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近年来发表SCI收录或EI检索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

7、0多篇,教材或专著28本。为构建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本专业从企业聘请了20多名来自生产、质量检验、科研、教学培训等工作岗位,生产实践和管理经验丰富,所在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兼职教师,使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经过建设,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既有教学经验,又精力充沛的年轻的教学团队。专业特色(1)强有力的产业背景,形成了大量的专业岗位空缺。生物产业是未来五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属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全球生物技术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产业化道路,2010年全球仅生物芯片的市场就将达到600亿美元。(2)

8、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和产学研一体的实训条件,利于培养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