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

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

ID:32406156

大小:345.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4

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_第1页
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_第2页
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_第3页
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_第4页
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工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控制实践王军(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炼钢厂)摘要攀钢西昌钢钒针对电工钢试制初期,成品氮含量偏高的现象,通过工艺技术措施的优化、改进,严格控制冶炼电工钢所需入炉半钢硫含量,降低冶炼过程中氮的含量。主要在转炉采用全程底吹氩、出钢时预脱氧控制碳氧平衡、出钢期间添加顶渣渣料,建立基本顶渣及调渣等工艺技术,LF炉控制底吹氩强度、控制炉内还原性气氛,RH炉高真空度、较大循环流量,连铸中间包保护渣及保护浇铸等技术措施,实现从转炉到连铸全程降低电工钢中氮的含量。关键词电工钢过程氮含量控制1前言对于大多数钢种而言,氮都是有害元素,钢中氮含量对钢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大,尤

2、其是生产用于深冲条件下的低碳钢时,氮的不利影响特别明显。钢中氮含量增加,会使钢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和硬度提高,塑性下降,冲击韧性降低,并导致时效硬化。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很大,但在固体铁中的溶解度却很小,所以在温度较低时,氮极易在晶界析出,引起钢的“冷脆”。氮对电磁性能的影响:无取向硅钢:钢中的[N]、[O]多数以夹杂状态存在,极少溶于α相,这两种状态都使铁损增加,导磁率和磁感应强度下降。固溶在α相中的[C]、[N]、[O],尤其是[N]显著地影响磁时效,溶于α相中的[N]和[O]还提高矫顽力、降低导磁率,若形成针状夹杂。高磁感冷轧取向硅钢:要控制适量(不能多不能少

3、)的氮和均匀细小AlN形态。电工钢亦称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是一种生产技术难度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影响电工钢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目前电器铁芯元件等向着轻型化、节能、无噪音、美观、高效化、低成本方向发展。发展超薄型高磁感无取向硅钢,不仅可以简化生产工艺,改善钢的性能,也能充分利用材料,节省成本,这无疑是电工钢发展方向。但氮、碳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取向硅钢的磁性,降低钢中碳、氮含量有利于提高电磁性能和材料综合加工性能。在炼钢过程中,无论是液态钢水和固体钢中都有AlN的存在,在通常

4、情况氮含量(40~60ppm)下,晶粒度与AlN的析出有关。氮在冷轧用低碳钢中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杂质。因此,在炼钢生产的各个工艺环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电工钢中氮的含量。2钢中氮的来源在常压下进行钢的冶炼,气体除铁水中已溶解的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原辅料进入钢液。当进入钢中的气体量超过冶炼过程脱碳沸腾的脱气量时,钢中气体的含量就增加。各种不同的炼钢炉,终点钢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氮。4氮的来源,氮气在炉气中的分压力很高,大气中氮的分压力大体保持在7.8×10Pa。因此钢中的氮主要是钢水裸露过程中吸入并溶解的。转炉炼钢,包括二次精炼的电弧加热,加速了气体的解离,故[N]

5、含量偏高;转炉复吹控制不当,氮氩切换不及时也会增加氮的含量;铁合金、废钢铁和渣料中的氮也会随炉料带入钢水。氮在钢液中有两种形式:自由状态的氮原子、结合态的氮离子。理论上,真空条件下,氮可脱至10-6×10左右,但实践上困难,主要受动力学和其它合金元素的影响。钢液中氮很难脱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大气中含有78%的氮,钢液只要和大气接触就会吸氮;(2)钢液中,氮与合金元素生成的氮化物处于溶解状态,无法通过沉淀去除;(3)氮原子半径比氢大,扩散系数比氢小得多(小两个数量级),所以真空去除很难;-6(4)氧、硫等表面活性元素阻碍钢液脱氮。[O]、[S]在小于20×

6、10时对脱氮的影响可以消除,氧较易控制,而硫的控制则比较困难,因而增加了脱氮的难度。3炼钢生产中氮的控制西昌钢钒炼钢厂现有2座200t顶底复吹转炉,每座转炉出钢量为200~230t,在顶吹氧的过程中,通过炉底设置的10块透气砖(外装式),可同时向炉内吹入氮气或氩气进行搅拌,底吹10个透气元件的供气系统均为单路控制,彼此互不影响。底吹系统供气强度调节范围为0.02~0.2Nm3/t·min,能够满足转炉双联冶炼工艺要求。底吹工作压力为1.0~1.5MPa。影响转炉冶炼电工钢等钢种氮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底吹搅拌氮氩切换时间、底吹氩气强度、补吹次数、出钢过程的影响(脱氧方

7、式、出钢口的维护)等。冶金实践表明:顶底复吹转炉在冶炼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吸氮和脱氮过程。在碳氧反应区,钢气界面层温度可达2600℃左右,氧、硫表面活性元素对钢液吸氮和脱氮的阻碍作用消失,钢液能通过碳氧反应的生成物CO气泡携带法脱氮。在转炉吹氧脱碳过程中,存在着激烈的碳氧反应。由于碳氧反应生成的CO气泡,如同向钢液中吹入的氩气泡一样,冶炼时对钢液中的氮来说,相当于一个个的小真空室,气泡中的氮分压等于零,钢液中的氮原子可以扩散到CO气泡与钢液的界面上,形成N2分子进入CO气泡,随着CO气泡上浮而从钢液中去除。在转炉吹炼的前期和中期(开吹至吹炼8分钟时),碳氧反应激烈,

8、脱碳速度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