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提优教师

初中文言文提优教师

ID:32408950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初中文言文提优教师_第1页
初中文言文提优教师_第2页
初中文言文提优教师_第3页
初中文言文提优教师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提优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文言文复习专项一、教学目标:1、讲解初中文言文考查趋势。2、教会学生掌握文言文解题技巧。3、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将自己积累的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做到举一反三。二、综合分析:陕西近五年中考文言文统计及趋势预测。(一)、分数统计:05年15分(两篇7+8赋分模式),06年14分,07年14分,08年12分,09年12分,10年12分。预测11年还将保持在12分左右。(二)、材料选择:连续六年的中考文言文材料都选自课外,06、07分别为人物传记和诗话,08、09、10都为人物传记,其中09、10均选自《战国策》,08年材料选自《晏子春秋》,考题中对文章主旨、道理的理解,说话技巧的赏玩,都与课内

2、文章有一定关系。(三)、试题类型:1、06年实词解释3分,结合语境选择义项2分,断句2分,翻译4分,概括评价人物4分。2、07年实词的解释4分,词类活用考察2分,翻译4分(2+2赋分模式),练字、对比阅读4分。3、08年以选择题模式考察实词3分,选择题形式考察虚词2分,翻译4分(2+2赋分模式),理解文章主旨3分。4、09、10实词解释4分,选择题考察虚词(与课内文章中虚词结合起来考察一词多义的古文现象)2分,翻译4分(2+2赋分模式),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或者与课内文章联系起来考察某一方面的赏析2分。5、综合比较,趋势,从08年开始已经重视了对文言虚词的考察,不但重视“言”还重视“文”的考察,

3、题型逐渐稳定。三、各个省市初中文言文考查趋势:1、课内文言文的考察占一定比重,重视积累、突出重点,如《送东阳马生序》、《曹刿论战》、《三峡》、《岳阳楼记》、《桃花源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爱莲说》等都备受命题者的青睐,11年中考要关注这些篇目,但单独考察课内文言文的省市逐渐减少。2、课外文言文考察扩大,考察方向也从“言多文少”到“言文并重”甚至“文多言少”(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简单语句的翻译等,“文”主要指对文章的理解与评价)。对“言”的重视,实质是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课内所学的有关文言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考查,主要指对文章

4、的理解与评价,个别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3、课外文言文考试的材料虽然都取自课外,但文章都短小、浅显,且知识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所解释字词必定是在课内学到过、而且是常用的、熟悉的实词,所解释句子的句型也是十分熟悉的,句中的关键词也是平时学过的,有较多的认知度。)4、2011年课外文言文有增多的趋势,且有可能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评价,课内外对比阅读会受到更多命题人的青睐。5、总结。2011年的文言文材料可能还选自课外,但与课内文章有联系,希望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注意课内文章的理解与鉴赏,而不光是背诵。可以关注一下春秋战国,明清时代的人物传记类文章4四、2011年陕西

5、文言文考察预测。实词解释,虚词解释(与课内结合起来),翻译,分析综合文章内容就某一方面进行赏析、评价人物,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五、方法点拨(一)、实词解释技巧1、首先得找到这个词所在文中出现的位置。2、理解其所在句子的意思,如果有难度可以把这一句和前后句比照,甚至关注这一段的主要意思以及和前后段的联系。(以境解题)3、如果还没有思路就要在我们的记忆中搜索,看课内学过这个词没有,如果有就可以把你知道的义项带入句子中看能否说通,如果不通再推测。4、从题目信息中获得一些解题启发,结合不可多得的注释理解,结合主旨推测,借助语法结构来作推断。(二)、虚词解释技巧1、常用的虚词有“之、以、为、而

6、、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等,其中要特别注意“之、以、而、其、于”要在复习中多多注意其各种用法。2、对于虚词的解答,除了运用实词的推测方法,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因为对虚词的考察,主要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多借助语法结构来推断,如“之”有时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要特别注意记住课内重点虚词的用法,这样才可能与所考文章中的虚词比较。3、在复习中,对于重点虚词,应该整理其各种义项,做到大致了解,方能运用自如。(三)、翻译句子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解如何理解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强调的是语境,不论是“理解”还是“翻译”,离开了具体语境,往往是要出错

7、的。理解句子,既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就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翻译技巧。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多年以来的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是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理解认识。一般来说,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及活用。2、转换角度,求助于左邻右舍,辨析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