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ID:32409606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_第1页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_第2页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_第3页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_第4页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近年来浙江尽了很大努力,初步扭转了恶化的态势,但形势仍较为严峻。这既与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关,也与理念认识误区、体制机制缺陷等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我省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需克服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若干建议。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海洋营养物质良性循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是沿海和海岛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载体。近年来我省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继续努力,力争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碧海绿岛美

2、景的和谐共存。一、我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有所缓解。据《浙江省海洋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上比上年有所好转,较清洁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较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23.0%,较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但就整体而言,情势仍不容乐观。积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我省先后于2001年和2006年两次编制(修编)《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分别经省政府和国务院批准实施。2004年省人大批准出台《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成为海洋生态环保建设重要法律依据

3、。2005年、2006年分别制定《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海域使用的有效管理。此外,经省政府同意,有关部门还相继出台了《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浙江省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等规划,以期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渔区民生的同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有序开发、有效保护。设立一批海洋生态保护区。2006年,经省政府同意,出台了《浙江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并相继建立了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象山港、西门岛、马鞍列岛、渔山列岛等4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以及五峙岛、韭山列岛等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庵东、灵昆等滨海湿地保护

4、区,建成了一批人工鱼礁和红树林。按照《浙江省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提出的“310”海洋生态建设计划,到2010年我省将建成10个海洋保护区、10个增殖放流保护区和10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形成分布广泛、类型各异的海洋生态保护区体系,使海洋生态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执法监管力度。近年来全省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力度,组织开展全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性监测、重要海洋功能区监测、典型生态脆弱区监测、赤潮监测,以及海浪、潮汐、海温等海洋常规要素监测预报和风暴潮灾害预警报,新增海洋垃圾监测点监测,较全面掌握了全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海洋生物状况及其趋势。同时,

5、目前沿海县级以上城市和重要产业区块污水处理设施已基本建成,陆源污水达标排放率有所提高;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已纳入沪苏浙两省一市区域合作框架,长三角联合治海执法行动正逐渐展开。二、我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地处长江口的特殊位置、陆海联动治污不到位、陆域开发环境友好度较低等原因,长江口和东海近岸海域已成为我国海洋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海域生物链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严重,须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据《浙江省海洋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我省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已占内水水域面积的70.7%,其中海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石油类污染水平分居

6、全国第二、第四,海洋功能区主导功能水质达标率仅为21.2%。杭州湾、甬江口、乐清湾、台州湾等重点港湾呈严重富营养化。由于近岸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加剧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我省赤潮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均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受赤潮灾害最严重海域,且呈有毒赤潮和复合型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范围不断扩大、持续时间不断增长趋势。海洋生物环境失调尚未引起充分重视。近年来我省大量的围涂造地、码头建设、海底挖砂、倾废排污等活动,已改变部分近岸海域自然地形地貌、底质分布和潮流动力条件,造成不少港湾发生程度不同的淤积、海岸侵蚀现象,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许多重要鸟类、海洋经济鱼、虾、蟹和贝藻类生物产卵场、育肥场或越

7、冬场逐渐消失,许多珍稀濒危野生生物濒临绝迹。同时,滩涂湿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降低了其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净化地表径流及护岸保田等功能,加速周边部分航道和港口的冲淤过程,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减弱。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我省海洋法制建设工作与海洋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要求尚有差距,存在海洋、环保、海事等部门间职能交叉、多头执法、越位缺位并存,以及设施等资源难以共享、管理监督不到位等现象。同时,还存在海洋生态环境监视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资金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