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

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

ID:32415015

大小:179.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_第1页
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_第2页
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_第3页
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期广东化纤2000年3月GuangdongChemicalFiber17纺织与印染文章编号:1004-2040(2000)01-0017-03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的研究梅玉娇李立平吕世静(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摘要:主要论述了影响染色织物色深的因素及超细织物染色增深的一般方法;重点介绍了低折射率树脂增深的原理、方法及工艺。关键词:超细纤维织物染色增深低折射率树脂中图分类号:TS102.6+4文献标识码:A得到相同颜色深度所需的染料和纤维直径成前言反比,即纤度越细得色越浅。因为在总纤度超细纤维是70年代在日本

2、首先发展起不变的情况下,单丝纤度降低,其单位当量来的新型合成纤维。其纤度比常规纤维细,单纤维的表面积急剧增加,表观给色量下降。纤丝纤度一般在0.33~1.1dtex之间。超细纤维直径d与表面积S之间关系为:SA/SB=维的生产技术大致可以分为:(1)以复合纤dB/dA,SA—dA时的表面积,SB—dB时的表[1]维为基础的剥离型纤维与海岛型纤维;(2)直面积。此外,超细织物的纤度降低,反射、接纺丝法的熔融纺纤维。我国于1992年在江散射能力增加,反射率Y与纤维纤度X之间[2]苏纺织研究所试制了首批超细纤维。与常规的关系为

3、:Y=70.06-4.41X;反射率的增纤维相比,超细纤维具有很多优点:吸气、透加必然使K/S值下降,K/S值与纤维纤度湿、保暖、光泽柔和、轻盈丰满,并具有良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K/S=0.0574+好的耐污性和过滤性等。这些显著的优点使[2]0.0357X;K/S越小,表明色泽越浅。因此,超细纤维织物具有很多的用途。另一方面,超超细纤维不易染深。染料用量与纤度的估算细纤维染色速度快,得到的颜色一般较浅。要1/2公式为:CA/CB=(dB/dA),其中CA—dA时得到给定的染色深度就需要更多的染料并采[3]染料用量,CB

4、—dB时染料用量。用相应的工艺。该研究为超细纤维织物染色1.2纤维材料的折射率与染深性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物质材料的折射率小,则光线易透入,反1影响织物染色色深的因素射光量小。因此折射率小的纤维材料比折射1.1纤维纤度收稿日期:1999-09-27纤维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纤度的纤维作者简介:梅玉娇(1970-),女,硕士研究生。广东化纤第1期18GuangdongChemicalFiber2000年3月率大的纤维材料的染深性好。在入射光与介丝,这样可使织物的手感柔软、悬垂性好,但质成垂直方向时,其反射光量与折射率的

5、关降低纤维的强力。2系式为:R={(n1-n2)/(n1+n2)};其中,(2)在纤维形成以后用低温等离子体对R—反射光量;n1—空气的折射率为1.000;纤维表面进行蚀刻,在纤维表面形成微坑。缺[4]n2:纤维本身的折射率。通过计算可知,两点是此法设备费用较高。者的折射率相差仅为7.95%,而R相差为(3)以惰性的二氧化硅胶体或氧化铝处47%,可见折射率影响之大。理织物。此法简便易行,但对微粒的细度要[4]求极其严格。1.3纤维表面的凹凸性与色深的关系2.2将纤维进行适度的改性在纤维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对深色化非常有利

6、。因为表面凹凸不平,入射光线一如将涤纶进行改性,然后用离子型染料部分进入纤维内部,经染料吸收后再反射到进行染色。缺点是此法在一般印染厂难以实入射面折射出来后便是有色光。而另一部分行。的光线反射后就有一部分会反射到凹坑的其2.3降低织物折射率它表面,再折射进入纤维内部。由于表面粗以低折射树脂覆盖织物表面,降低其折糙,入射光不是定性的反射,而是漫反射,因射率,从而使颜色增深。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此表面的反射光线少,内部吸收后反射出来但应注意坚牢度下降、手感变化、耐水性及的有色光比重加大,看起来色泽就显得深了。易产生染斑问题。2

7、超细纤维织物增深的一般方由于纤维表面粗糙化及纤维改性难于在[5]印染厂加工,本文以下着重讨论低折射树法及其优缺点脂增深整理方法。为了使超细纤维织物染成深色,无疑要3低折射率树脂的增深选择合适的染色工艺、染色设备、染料及染色助剂。超细纤维染色应选用染色饱和值高、3.1低折射率树脂的增深原理提升率高、发色强度高和染色度好的染料染未进行低折射率树脂处理时,反射光与色。例如采用和含有氰基的单偶氮结构的分反射率的关系式为:R={(n1-n2)/(n1+散染料,有利于提高涤纶超细织物的染深性2和染色牢度。另外超细纤维织物匀染性差,为

8、n2)};其中,R—反射光量;n1—空气的折射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除控制升温速度、液率为1.000;n2—纤维本身的折射率。即R=2温和织物交换速度外,还必须选择合适的匀{(1-n2)/(1+n2)}。染剂。对涤纶超细织物而言,匀染剂性能的当涂布为低折射率树脂时,可分为树脂关键是匀染性、分散性和低温性。在此基础表面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