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

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

ID:32419166

大小:21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_第1页
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_第2页
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_第3页
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_第4页
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夜郎考——追寻一个消逝在历史风烟里面的苗夷文明作者:Azizao[Azizao,AWestHmongOfzhijinGuizhouChina.]一、夜郎是苗族后裔所创建依据有如下9点:1、人口条件《汉书》记载:“窃闻夜郎有精兵可得十万”。可以判断,当时夜郎国人口是百万以上。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人口与兵员的构成比例上看,一百万人口,男女各半,在50万的男性公民中还有病残者,不能是全员兵力。所说的精兵,是强壮富有战斗力的,从兵员中挑选精兵,按3:1挑选10万精兵,起码要30万兵员才能挑选出精兵10万,而没有百万人口,是找不到10万人的兵员的,如果没有百万人口和1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2、面积,夜郎想自大都大不起来。据统计,苗族虽然人口上百万,符合此条件。2、确制度《史记-西南夷志》载:夜郎“有邑聚,能耕田”。苗族至今保留传统的“确”组织。一个小区域就是一个“确”。“确”制度的建立,使分散居住的苗族社会有了更好的生存保障,同时增强了苗族人的集体战斗力。苗确制度的形成,把苗族人被组织起来了。每一个确,既是生产单位,又是作战单位。从民俗学的角度判断,苗族的内部组织制度——确,是其有条件成为统治民族的一个内部原因。3、欧岛制度《史记-西南夷志》载:夜郎“有邑聚”。苗族至今保留了一种被今人称为“欧岛”集会制度。他们在几个苗族居住区的中间,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或是山坡,

3、或是坝子。并规定某月某日,附近所有苗族居住区的各个“确”,都要在这里进行“欧岛”集会。这种集会在古代,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演习活动,强化交流,从士气上威吓周边的敌人。太平盛世的今天,这种欧岛集会主要是娱乐。从民俗学的角度判断,苗族的欧岛集会制度,是其有条件成为统治民族的又一个内部原因。1、族人形象《史记-西南夷志》载:夜郎“其人皆椎结左衽。”可以判断,当时居住在夜郎故地的人,挽髻如椎,穿前襟向左的衣服。苗族的形象与此相合。2、竹王崇拜《史记-西南夷志》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

4、竹为氏。”真正“以竹为祖”的文化,还是在苗族当中一脉传承,比如至今操西部方言的很多苗族当中,很多人有“花筷子”(即竹崇拜)的习俗。就是把一把竹筷(或竹筒)当成祖先(苗语称为:“葆尤”),供奉在家里,有的放在堂屋中间的屋檐底下,有的放在柜子里面等等。凡结了婚有儿有女之后,都要进行“花筷子”的活动。而且“花筷子”对于很多西部苗族(比如在织金、安顺、纳雍、六枝等)来说,在一生的事情中十分隆重。有的苗族人在外面参加工作几十年,都要回家进行“花筷子”这个“以竹为主”的传统祭拜活动。据说没有这样的活动,死去之后,就无法见到列祖列宗。花筷子是人死后见到祖宗的通行证。《史记-西南夷志》载:“

5、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三郎神在苗语里面称为“别蚩葆尤”(苗语的“别”:就是三的意思)。笔者的家族就是要“花筷子”的,我们把这个竹筷称为“别蚩葆尤”(即祖先的意思),供奉在家里。3、不扔买路钱一般老人去世,抬棺过路,要丢下买路钱。“此路是我开,此花是我栽,要从此路过,丢下买路财。”但是苗族不扔买路财,问所有老人,就说是因为此路是他们(苗家)所开,此花是他们(苗家)所栽。苗族是这块夜郎故地之上的拓荒者。4、打牛习俗(耕田文明的标志)《史记-西南夷志》载:夜郎“能耕田”。苗族老人过世,有开嘎打牛的丧葬传统。关于苗族的打牛,其实也就是一种牛文化。而牛文化,事实上就是农耕文明的标

6、志之一。今天有很多苗族在老人去世之后,要打牛祭祀。意思是说,人死了以后,也是需要用牛来耕作田地的,牛是苗族人必不可少的朋友。没有牛,就无法耕田犁地。活着的人需要牛来耕作,死去的人也一样。5、苗族只信仰祖先崇拜苗族只信仰祖先崇拜。没有什么道教,佛教等。9、夜郎王多同为苗族后代史载:夜郎侯“多同”。乃苗族后代。“多”,西部苗语就是儿的意思;“同”是其名。苗语在语法上是倒桩置法。今天苗族称呼儿子一代也是这样称呼的,如“平儿”称为“多平”,“浪儿”称为“多浪”。我的儿,就称为我的“多”。综上,笔者认为,苗族后裔是夜郎古国的主体民族。我们在调查苗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断将其与其他诸如

7、布衣、仡佬、彝等民族进行比较,发现其他民族也或多或少有一些文化与苗族以上的文化特征相符。我们不可否认,在古代民族的战争与征服中,文化受到了相互的影响。但是其中一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西部)苗族文化里面“以竹为祖”的祭祀与崇拜,无论是岁月更迭,还是居处变迁,苗族人都始终一以贯之。一、夜郎在今天的安顺一带古夜郎国的国土,从有关史书上看,是以现在的贵州省为中心。民国时所编的《贵州通志》记载,清代我省大儒郑珍即认为夜郎应在安顺一带。我国现代历史学巨擘,四川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刘琳,在他1980年出版的《华阳国志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