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

ID:32423691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_第1页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_第2页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_第3页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_第4页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和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输液不良反应应对措施非那根:临床常用对于输液发生热原反应的患者,停止输液后,肌肉注射非那根25毫克,症状常可得到逐步缓解。组胺是I型过敏反应的重要介质之一,非那根则是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与组胺竞争细胞上的H1受体,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减少渗出。故非那根常用于治疗输液带来的过敏性反应,如荨麻疹,神经过敏性水肿及湿疹等;它还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此外,非那根还有很好地镇静作用,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利他林:起效迅速有专家用利他林治疗42例输液反应:对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停止输液后,用利他林20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注,2~10分钟后均能奏效,病态反应消失,奏效快、作用强

2、,且一次给药输液反应症状即可消失。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利他林能促神经细胞释放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兴奋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水平提高。环磷腺苷能使平滑肌细胞膜趋于稳定,从而松弛平滑肌,还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活性物质,缓解输液反应的症状。654-2:具有用药量小、价格便宜、作用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点,是目前临床防治热原反应的理想药物之一,是乡村医生的好帮手。它能改善微循环,减少脑水肿,阻断M胆碱受体,具有抗过敏作用;还能使肾血流量增加,提高肌酐清除率,从而改善肾功能、加快代谢,并使强力反应引起的坏死肝细胞得到修复。654-2对防治热原反应有其独特的优点:①拮抗

3、机体受损时所激活和释放有害的活性物质所致的血管收缩,保护细胞膜,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从而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并吸收组织液,改善微循环障碍,使血压回升;②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使休克病人的心率快者变慢、慢者变快、高温者降温、低温者升温;③有利于清除微生物的毒素和各种休克因子。在预防热原反应时,可采用654-2针10~20mg加入输液中静滴;治疗时,按0.5~2mg/kg体重/次静注,必要时可重复用药(青光眼患者忌用),一般来说,用药后15~20分钟不良反应可终止。应对输液反应三步曲1.不要拔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拔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费时、费事

4、,易错过抢救时机。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葡萄糖,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3、采用抢救五联方案: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体重/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体重/次);③5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体重/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体重/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末梢神经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针5mg(小儿0.1~0.5mg/kg体重/次);如收缩压小于90毫米汞柱,在快速补液的同时,用654-2针10~

5、30毫克静滴,对输液反应疗效较好。两类药物应慎用肾上腺素。除药物过敏外,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应慎重,因一般的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应,用肾上腺素违背了输液反应的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正确的,但其升压效应会使高血压患者病情恶化。当然,在能判断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时,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在输液反应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正确的。镇静剂实践证明,输液反应经上述处理后大多患者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如果过早、过多地使用镇静剂,反而会掩盖病情变化。  一、输液反应的原因    1、药物因素。主要有四种情况。    1.1大输液的质量。原料

6、污染或生产过程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近几年加强GMP的实施力度,输液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大输液,特别是含糖的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变质。    1.2  热原迭加。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致热物质迭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原反应。    1.3  微粒迭加引起的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比较多,致使不溶性微粒增多而致输液反应的机率加大。操作不当、输液器具、输液环境也是引起微粒迭加的重要原因。如粉针剂溶解不全、输液pH改变、配制过程操作不当等;添加药物时多次穿刺橡胶塞造成橡胶屑掉入瓶内;切割安瓿

7、时消毒不正确或未作消毒处理,锯开即掰,则由于安瓿内负压,会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    1.4  稀释剂选择不当。如血塞通、生脉、银杏叶等中草药针剂发生输液反应较多。其原因是中草药成份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份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的差异。一些成份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或由于pH改变而使生物碱、皂苷等析出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