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

ID:32425082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_第1页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_第2页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_第3页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_第4页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质量保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质量保证一、定义•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为一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质量要求提供充分可信性所必要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措施。•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QualityControl,IQC):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程度,旨在监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工作的精密度,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以确定测定结果是否可靠、可否发出报告的一项工作。•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QualityAssessment,EQA):为客观比较一实验室的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

2、由外单位机构,采取一定的办法,连续、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的结果,发现误差并校正结果,使各实验室之间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这是对实验室操作和实验方法的回顾性评价,而不是用来决定在实时的测定结果的可接受性。当EQA用来为执业许可或实验室认证的目的而评价实验室操作时,常描述为实验室能力验证(Proficiencytesting,PT)。在以前的文献中,EQA常描述室间质量控制。•批(Run):在相同条件下所获得的一组测定。•均值(Mean)•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或s)•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CV)•正态分布(Ga

3、ussiandistribution):当一质控物用同一方法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多次测定,当测定数据足够多时,如以横轴表示测定值,纵轴表示在大量测定中相应测定值的个数,则可得到一个两头低,中间高,中为所有测定值的均值,左右对称的“钟形”曲线,亦即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正态分布的基本统计学含义可用均数()、标准差(s)和概率来说明。二、临床实验室常规检验步骤(一)标本收集:选择测定项目、标本收集和保存。(二)实验室测定:标本接收、贴标签、样本处理、检测、测定的有效性和临床诊疗价值。(三)报告和解释:结果发出、结果解释和临床管理。(四)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4、之间的关系三、临床免疫检验方法(一)三大“标记”免疫检验技术:荧光标记、放射性核素标记和酶标(二)其它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发光物标记、金标、元素标记等(三)免疫沉淀和免疫凝集试验四、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   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抗HCV等、抗HIV、梅毒抗体、其它抗原、抗体。五、检验方法1、ELISA2、应用酶标原理的自动化分析仪3、应用其它标记物的自动化分析仪4、RIA六、自动化免疫分析仪的基本原理1、基本上均为固相免疫测定,固相以磁性微粒最为普遍,其次是聚丙烯微孔板条和试管。2、均为标记免疫测定,标记物最常用的是酶(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物酶),其

5、次是元素,发光标记物等;3、通常采用发光或荧光测定方式(常使用的酶发光或荧光底物如AMPPD(Dioxetanes),鲁米诺,4-甲基伞型酮磷酸盐等;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影响ELISA测定的因素1、试剂盒的因素(1)实验操作(2)影响ELISA试剂盒质量的因素A、固相材料:聚苯乙烯塑料B、抗原:纯化、合成和基因工程抗原C、抗体:多抗、单抗和基因工程抗体D、酶结合物:酶免疫测定的核心成份E、色原底物:OPD和TMBF、运输贮存(二)酶免疫测定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保存A、标本类型及采集容器a、最常用的标本:血液,包括血清、血浆

6、和全血。唾液或尿液。b、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以免直接接触血液。采集容器最好为一次性无菌密闭容器。B、标本采集时间及患者准备a、激素和治疗药物:可的松峰值在早晨4~6点之间;生长激素、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均以阵发性方式释放,须在密切相连的时间间隔内采取数份血样本,以其中间值为测定值。又如当从卧位变为站立位时,血清中肾素活性将出现明显增高。再如治疗药物的检测,应根据药代动力学选择服药后的最适时间抽血检测。b、感染性病原体抗原、抗体c、肿瘤标志物d、特定蛋白C、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标本因素a、内源性干扰因素:类风湿因子、补体、异嗜性抗体、

7、治疗性抗体、自身抗体、溶菌酶、磷脂、药物小分子、总蛋白浓度等b、外源性干扰因素:溶血、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凝固不全、反复冻融D、标本的保存  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2、试剂准备(1)从冰箱中取出的试剂,待温度与室温平衡后使用;(2)所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保证质量。3、加样(1)加样不可太快,避免加在孔壁上部,不可溅出和产生气泡。(2)从滴瓶中滴加试剂,除了要注意滴加角度外,滴加速度也很重要,滴加太快,很容易出现重复滴加或加在两孔之间的现象,这样就会在孔内的非包被区出现非特异吸附,

8、从而引起非特异显色。(3)全自动加样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