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

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

ID:32425686

大小:1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_第1页
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_第2页
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_第3页
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_第4页
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冲磨混凝土技术指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抗冲磨混凝土技术要求1.混凝土设计技术指标水垫塘、二道坝抗冲磨混凝土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见表1。表1混凝土主要设计指标部位标号强度保证率极限拉伸值εp10-6级配坍落度(mm)最大水胶比最大粉煤灰掺量%7d28d90d抗冲磨混凝土基准:C2840W9010F9015090%≥85≥95≥100三60~800.415%硅粉掺量:8%、钢纤维掺量:45kg/m3、聚丙烯微纤维掺量:0.9kg/m3、中热水泥、Ⅰ级粉煤灰说明:后面标号改为C9060W9010F901502.原材料根据水垫塘、二道坝工程招投标文件和《水垫塘和二道坝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A版)》以及相关会议

2、要求和规定,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均为业主统供材料,硅粉、微纤维、钢纤维由业主委托二道坝施工局采购。2.1水泥使用专供P.O.42.5级中热硅酸盐水泥,其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如下:(1)水泥中氧化镁(MgO)的含量不低于3.8%,且不大于5.0%;(2)水泥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不超过0.8%;(3)比表面积不高于340m2/Kg,且不低于250m2/Kg;(4)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不低于表2中的数值;表2水泥各龄期强度(单位:MPa)品种强度等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3d7d28d3d7d28d专供中热水泥42.512.022.046.53.04.5

3、7.55目前中热水泥为祥云县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祥龙中热(PM.H)42.5水泥。1.1粉煤灰Ⅰ级粉煤灰,粉煤灰品质指标要求见表3。表3粉煤灰品质指标要求序号指标Ⅰ级1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2需水量比(%)≤953烧失量(%)≤54游离氧化钙(f-Ca)(%)≤1.05三氧化硫(%)≤36含水量(%)≤17碱含量(以Na2O当量计)(%)≤1.5采用曲靖火电厂生产的Ⅰ级粉煤灰。1.2外加剂用于抗冲磨混凝土的外加剂为江苏博特的JM-Ⅱ减水剂和JM-PCA聚羧酸减水剂,北京利力公司的FS引气剂。1.3骨料(1)骨料采用经右岸砂石加工系统加工的合格料。

4、骨料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组成。(2)骨料各项指标要求见表4。表4混凝土人工骨料主要质量要求项目细骨料粗骨料备注5~40mm>40mm含泥量(%)≤1.0≤0.5泥块含量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骨料含水量(%)≤6坚固性(%)≤8≤5云母含量(%)≤2石粉含量(%)12~15表观密度(Kg/m3)≥2500≥2550砂子细度模数2.4~2.8有机质含量不允许浅于标准色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0≤0.5按质量计,折算成SO3压碎指标(%)≤0.5吸水率(%)≤0.55超逊径(%)超径<5,逊径<10原孔筛针片状颗粒颗粒含量(%)≤15(3)混凝土应采用连续级配。1.1

5、硅粉硅粉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硅粉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2)所用硅粉品质要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和《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质标准暂行规定》(水规科(1991)10号)的要求。其主要品质指标要求列于表5。表5硅粉的品质指标项目指标备注化学指标SiO2含量(%)≥85%Cl-含量(%)<0.02含水率(%)≤3烧失量(%)≤6物理指标需水量比(%)≤125火山灰活性指数(%)≥90细度45μm筛筛余量(%)≤10两项指标满足其中一项即可比表面积(m2/g)≥15均匀性密度:与均值的偏差(%)≤5细度:筛余量与均值的偏差(%)≤5

6、(3)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硅粉的掺量为8%。(4)硅粉厂商应提交合格证,并证明提供的硅粉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另外,厂商每6个月应提交一次生产合格证,以证明其材料特性与原来相同。(5)硅粉的贮存条件与水泥相同,在工地的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或出现凝结的硅粉不得使用。1.2微纤维聚丙烯微纤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的微纤维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2)抗冲耐磨混凝土掺用微纤维,微纤维采用聚丙烯微纤维,其品质指标要求见表6。5(3)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微纤维的掺量为0.9Kg/m3。表6聚丙烯微纤维品质指标要求项目指标要求备注抗拉强度(MPa)≥450杨氏弹性模量(MPa

7、)≥3500断裂伸长率(%)≤25分散性能≥Ⅱ级产品形状束网状或单丝状吸水性不吸水耐酸碱性强长度一般以20mm为宜比重(g/cm3)0.91当量直径(μm)<100熔点(℃)160~180包装型式0.9Kg/包降解纸袋包装1.1钢纤维钢纤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的钢纤维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2)钢纤维技术指标见表7。(3)根据设计施工图纸,钢纤维的掺量为45Kg/m3。表7钢纤维品质指标要求项目指标要求备注抗拉强度(MPa)≥1000结构类型钢丝切断弓形纤维水溶性胶粘结成排长度>60mm截面直径或等效直径<0.8mm长径比>755包装型式22.5Kg

8、/包1.原材料用量根据抗冲磨混凝土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