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石泉县后柳中学杨先红

桃花源记石泉县后柳中学杨先红

ID:32428322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桃花源记石泉县后柳中学杨先红_第1页
桃花源记石泉县后柳中学杨先红_第2页
桃花源记石泉县后柳中学杨先红_第3页
桃花源记石泉县后柳中学杨先红_第4页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石泉县后柳中学杨先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二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预习古今异义词及省略句用法。(2)全班分为12个学习小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3.熟读并背诵全文。4.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2、小组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自由质疑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

2、字词。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3.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其《桃花源记》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这篇文章位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文中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读后让人陶醉不已。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这些说明了陶渊明对

3、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在教学这篇名篇时,一、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二、于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三、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四、教学中可以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五、要应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去加深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有关“战争中

4、的孩子”的图片【百度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D5%BD%D5%F9%D6%D0%B5%C4%B6%F9%CD%AF&istype=2&z=0&fm=rs1师: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灾难,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

5、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二、作家作品简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220.htm关于作者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

6、》《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抽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简介作家。)三、朗读指导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圈点勾画。【百度mp3】http://box.zhangmen.baidu.co

7、m/m?word=mp3,,,[%CC%D2%BB%A8%D4%B4%BC%C7]&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20100422+%C0%FA%B4%FA%C3%C0%CE%C4+%CC%D2%BB%A8%D4%B4%BC%C7%D1%C5%C0%A4&si=;;;;0;;0&lm=-1&mtid=55&d=2&size=1048576&attr=0,0&titlekey=3105329544,2271472323&mtype=0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

8、3、播放视频朗读。学生跟读练习。【百度视频】http://video.yayun2010.sina.com.cn/v/b/67029578-1882536612.html4、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四、学习小组合作译文1、介绍古文翻译六法。直译的六法(1)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