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

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

ID:32430739

大小:4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4

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_第1页
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_第2页
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_第3页
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_第4页
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湛师公共教育学考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湛江师范学院公共教育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方式及命题要求1、教育学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由出勤、作业及课堂学习状况构成。期末考试全校统一闭卷考试。2、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确定的目标来编制。3、期末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一般为:识记、领会与理解占60%,应用占40%。4、期末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概念题、判断、辨析、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二、有关教材处理的说明考试大纲依据教材18章教学内容经过删减精简为1

2、0章。具体删减情况如下:1、教材上没有教育制度的内容,考虑到教育制度是教育学基础知识及一些教师招聘考试会考到这部分内容,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教材的第17章中的教育法规与教育制度合并为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与法规。第17章中的教育管理不作为考试内容,教师也可以不讲。112、教材上的第六章学生学习及第七章教育环境,可以作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不列入期末考试范围。教材上的第八、九两章合并为一章,由于教材上这两章理论色彩浓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深入浅出,可以淡化理论部分,在讲清课程的基本含义及类型基础上,侧重介绍国外与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基

3、本理念、基本内容、及课程改革实施情况。3、教材上的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合并精简为一章。以下内容不作为期末考试内容:第十二章第三节教学艺术概论、十三章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第十四章第四节学习指导、第十八章教育测评。三、各章考核要点与要求第一章教育学的历史演进一、识记与理解:教育学定义P1、教育规律P2。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识记与理解: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P4-5、孟子的主要教育思想P5、《大学》《中庸》《学记》的主要思想P6-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P9-10、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代表著作

4、P11。11(二)近代教育学(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识记与理解:夸美纽斯《大教学论》P12-13、卢梭《爱弥儿》P1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P13。(三)现代教育学(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识记与理解: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P16,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及代表著作P18,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主要观点P20,终身教育思想P21、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P22-23;蔡元培、陶行知的主要教育观点P26-27。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P247-249、布魯纳《教育过程》P24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P243-2

5、44等。第二章教育与社会一、识记与理解:教育的含义P32、教育的基本要素P36-37。二、识记与理解: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1、生物起源论P382、生物起源论P38-393、劳动起源论P39三、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P45-47、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P48-511、识记: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11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与类型(从作用的对象分: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2、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3、应用:教育的负向功能(阻碍社会

6、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第三章教育与儿童一、识记与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P62二、识记、理解、应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P62-66三、识记、理解、应用: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P66-73四、识记、理解、应用: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P74-75第四章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一、识记与理解:教育目的的含义P81二、识记与理解:我国教育目的P88及精神实质P89-90三、识记与理解: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P91-9211四、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从社会和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目标出发,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肓者生

7、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及素质教育的意义P93-99五、理解:实施素质教育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P99-105六、领会与简单应用:了解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举例说明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P93-99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与法规一、识记与理解: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学制(P469)的含义二、领会:我国近代学制发展历程,了解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戌学制(P470)三、理解:我国

8、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P470-471)四、识记与理解:教育法规P444、教育政策的含义P451五、领会: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体系P444-44611六、领会:我国现行的主要教育法规,识记与理解核心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P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