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

ID:32430852

大小:4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04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_第1页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_第2页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_第3页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_第4页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潮汕名胜古迹1.仙城风景区仙城风景区地处潮阳与普宁交界处的大南山中。因为它位于形似佛像的粮山之间,又叫半天佛景区。这里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流传着元末农民起义军陈友谅的军师何野云的神奇传说,又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麾下名将邱辉抗清的大本营。改革开放以后,由民间自发集资,利用这块风水宝,地建造了这么一处集山水风光、文物和民间宗教为一体的景区。(八仙亭前)这座八仙亭是以一个两层的高亭为中心,放射开去,建上八个攒尖顶的小亭,每个小亭是代表八仙中的一位,排成八卦图形。如果从远处看,亭上有亭,亭下有亭,亭中

2、有亭,亭亭相叠,亭亭相通,再加上天桥,楼阁、曲桥、浮桥、庙殿与湖光山色、翠林修竹相映成趣,恍如身临瑶池仙景。(天云阁)“天云阁”正面挂一幅画像,两旁对联写的是:“修身明性求真谛,寄迹名山显仙乩”。屋眉上书“何野云像”。画中人就是潮阳大地的传奇人物“虱母仙”。元朝后期,陈友谅的农民起义军失败后,他的部下分散隐没在各地。不久,在潮阳县出现了一位精通风水和建筑的人。他自称何野云,据说就是陈友谅的军师邹普胜。传说他披头散发,长满虱子,智慧过人,常有奇思妙想,人们就称他为“15虱母仙”。或许仙城是他经常踏足的地

3、方,于是才有“仙城”这个命名,仙湖,也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奇人而得名。各位,你们看这幅画像神奇在何处呢?这就是无论观看者站在任何角度,画中人的眼睛、嘴巴、足尖乃至执在手中的书本“周易”二字,都朝着你,民间称之为“活画”。凡到仙湖风景区的游客,大都以一睹“活画”为快。传说此画系画师偶发灵感所作,以后再无法画出第二幅了。这幅画高2米,宽1米。(在三仙殿前)我们来到这宽敞壮丽的“福天宫”,这里设三个殿,其中最引人注目是“三仙殿”,你们看这三仙是谁呢?一是华佗药仙,一是诗仙李白,一是虱母仙何野云。竟然把这三个不同

4、时代,不同行业、不同信仰的历史人物,请在一起,合称“三仙”,说明潮汕人造神的想像十分丰富,好在这三位都是历史上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确值得尊敬。(远眺半天佛峰)半天佛峰形似坐佛,峰顶有寺,名“半天佛寺”,相传为宋宣和年间高僧大峰所建。清顺治年间民族英雄郑成功转战潮汕抗清,曾驻军于半天佛峰,据俭修武,屡败清军。传说后因老鼠咬断系鼓之绳索,误以为清军袭营报警,以致郑军仓促迎敌,黑灯瞎火,搞不清谁跟谁,以至自相残杀而兵败。现存当年郑军了望哨之拱盘石、踏岭寨山、军灶、环山跑马大道及郑军自挖古井、西校场等遗址。15

5、2.莲花峰风景区(AAA级旅游区)“莲花峰”位于潮阳东南部约10公里,与深汕高速公路海门出口相距3公里。是粤东旅游胜境。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为什么称它为“莲花峰”呢?原来风景区内有一小石峰是由一群凸起的巨石拱围而成,从陆地望去,似含苞欲放的莲花;从海上远眺,状似出水芙蓉,因此而得名。提到莲花峰,不能不提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曾任瑞州(今江西高安县)知州。他为官清正,因不满权臣的卖国求荣政策,曾三次被罢官。到了元兵围困京城临安城

6、的危急关头,文天祥弃文从戎,于1278年11月转战至潮阳,后转战到海丰五坡岭,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俘,幽禁燕京四载之久。最后从容就义。后人为表示敬意和哀悼,为其树碑立传和塑像建祠者,彼彼皆是。莲花峰是文天祥卫国抗元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他在此遗留的芳迹,吸引了历代名流和文人墨客不断登临凭吊。(古莲花峰石)我们面前竖立的就是“古莲花峰”石。说起它,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潮阳县志》记载,文天祥1278年11月带兵转战于粤东一带,追随宋朝的小皇帝昰来到海门莲花峰。当时该峰尚未正式命名。文天祥登上峰顶望帝舟,

7、只见苍海茫茫,水黑云寒,觅不到帝舟踪影,对岌岌安危的宋王朝感慨万分,不禁顿足长叹,顷刻间足下巨石裂成了莲花瓣状。故有今天的“莲花峰”。随后,15文天祥遂用剑在安营造饭的石头上刻上“终南”两字。终南的南字内“”刻为“午”,意为文天祥到此时恰好是正午时分。文丞相其意是要誓死抗元,敬忠于宋王朝。“臣心一片磁钟石,不指南方不具添”,这刻骨铭心的诗句已道出文丞相“终南”的含义。绕过“古莲花峰”石,有“崇文亭”。亭中有一独脚联:水远天空开云种玉嫌山浅”,作者已失考,至今尚未有珠联璧合的下联。各位若是有兴趣,不

8、妨试试对一下,或许你的大名会刻于此,与英雄一样名扬千古。转过崇文亭,便到了文天祥望帝处。“少帝旌旗极目中,孤臣血泪盈怀抱”。此刻,当我们站立于“望帝处”,看到茫茫的大海,心绪难以平静,隐约中听到了当年英雄灵魂的呼喊。清驻潮阳县令臧宪祖于石一侧吊七律:“丞相勤王到海涯,精忠踏碎石莲花”,说的就是文天祥与莲花峰的传说故事。(“龙”、“虎”石刻)顺着弯弯小路,朝东峰门拾阶而下,峰门两侧有清光绪年间留下的“龙虎双厢”。右侧“龙”字是练江使者陈尚发所题,其书一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