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

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

ID:32433452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_第1页
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_第2页
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_第3页
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_第4页
资源描述:

《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  作者韩炳信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1-10-1011:08:04人气9背景色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优秀校友李元昌事迹李元昌,男,汉族,中共党员,1949年出生;1966年开始在榆树县秀水乡当民办教师;1977年考入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毕业“回本县本公社本大队”当老师;1999年调入吉林省教育学院工作。现为省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教授、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从教师到教研员,30多年的农村教育之路,李元昌走得无怨无悔。他始终扎根农村教育,一心为我省的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他默默奉献,不求闻达,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办实事;他锐意改革

2、,努力探索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1999年,他在被查出患有癌症以后,不顾疾病的折磨,仍然坚持深入农村学校调研和指导,每年至少3个月的时间工作在农村。1995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省特级教师、省管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教师节前夕,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召开大会,授予他“竭诚奉献农村教育的好教研员”称号。2006年9月6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李元昌“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称号。  一、痴心教改,甘当农村教育的“孺子牛”李元昌土生土长在榆树市秀水乡,对农村的贫穷和落后有切肤之痛,从年轻时起就立志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19

3、77年,李元昌考入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学习期间,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想留在大城市工作。按李元昌的条件,他完全可以留在城市工作。然而,李元昌却在自己的分配志愿书上填上了“回本县本公社本大队”。当得知上级部门把他分配到长春市榆树师范学校任教时,他主动提出和一位已确定分回乡里的同学对换工作。结果,他的那位同学到了榆树师范学校,他如愿回到秀水乡中学当语文老师。他相信,农村孩子不比城里孩子差,他立志让乡亲们的孩子借助教育之力成为有用之材。李元昌家住秀水乡腰围村,每天到秀水中学上班要走40华里的乡路,晨要起早晚要贪黑。和他同路上学的有40多个学生,一个学期

4、下来,有30多个学生因跑不起这么远的求学路而辍学了。李元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建议乡里再办一所中学。1982年,乡里决定在治江村筹建秀水二中,李元昌放弃了留在一中做教导主任的机会,主动向组织上要求去新成立的二中做普通老师。秀水二中建立后,在办学上遇到了校舍、师资、经费等诸多困难。1983年,乡里考虑再三,决定撤并二中,并调走了二中的校长。这意味着,附近的治江、腰围村的100多名小学生将有80%以上的人不能继续读初中。李元昌为了让这些孩子能继续读书,特别想把秀水二中的建制保留住。在部分老师的支持下,他多次找乡政府、县教育局等上级领导,提出保留二中的要求。几经周折,二中保

5、住了,李元昌自告奋勇担任校长。他借用当地小学的几间教室,靠仅有的600元办公经费起家,坚持办学。在办学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李元昌卖掉了自家养的肥猪给学校购买教学用品,填补办学经费的不足。李元昌的行为感动了县、乡政府,他们也尽一切可能支持秀水二中的办学。就这样,秀水二中后来和村里的小学合并,办成了一所很像样的九年制学校。有关领导和乡亲们深受感动,称他为“当代武训”。1995年,李元昌的女儿、哥哥和岳父在1年内相继因病去世,1999年3月,他自己也被查出身患癌症(非合杰金氏淋巴瘤)。接二连三的不幸,给李元昌的身心以巨大打击,但并没有摧毁李元昌的意志,也没有削减他为农村教育奋

6、斗的决心。这期间,他仍然坚持在教改的第一线。为了更好地照顾他的身体和推广他的教改经验,组织上把他调入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部任教研员。然而,在教研员的岗位上,他惦记着的仍然是我省农村教育的发展。1999年5月,他入院手术,治病期间就开始筹划如何在教研员这个新岗位上为农村教育服好务。刚做完术后化疗,他又带着病一头扎进农村学校。任教研员以来,他找到了更能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平台。他把自己的工作目标明确地定在为农村教师的提高和农村学校发展服务上。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很快地深入到农村教育中,以带病之身超负荷工作。6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省80%的县乡中学。仅露水河

7、林业局一中,他就前后跑了14次。为宣传课改,给农村老师答疑解难,他在农村学校做学术报告60多次,而且有请必去,从来不讲任何条件,从来不收取讲课费、报告劳务费。到农村学校去,交通不便,吃住不便,他就坐着大客车、三轮车去,晚上有时就住在老师家里。他的身体一直被癌症病魔折磨着,天天需要用药物来支撑,加上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他几次虚脱在讲台上。这样的情形让农村老师感慨不已。二、竭诚奉献,为农村教育办实事。李元昌家境清贫,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因自己和亲人患病而欠了不少外债。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资助农村学校。1997年,他拿出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