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

【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

ID:32434512

大小:5.33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2-04

【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_第1页
【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_第2页
【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_第3页
【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_第4页
【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三农问题pptx.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认识当前 我国“三农”问题刁清第一节“三农”问题的现状第二节“三农”问题的成因第三节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第一节“三农”问题的现状一、新中国三次农村建设的回顾二、何谓“三农”问题三、“三农”问题的表现一、新中国三次农村建设的回顾第一次,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由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得到土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后来,这一阶段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走向滑落,经历了刘少奇主导的分田试验的挣扎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走向底端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安徽小岗村18位英雄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掌握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

2、,加之科技贡献度的大幅提升,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生活实现了飞跃,全国也基本实现了温饱。到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99%以上实行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连续几年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幅度很大,1984年达8000亿斤,人均800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国务院向世界粮农组织宣布,我国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江泽民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第三次,从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开始,现在正处在延续过程中。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04-201

3、7年,先后出台过十四个中央“一号文件”,不断推进农村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996年正式提出“三农”的概念2000年引起社会强烈反响2001年三农问题提法写入文件2003年正式写入工作报告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二、何谓“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是城乡结构问题;农民问题是人权问题;农业问题是产业政策问题。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村问题是保障;农业问题是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是核心;农民的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三、“三农”问题的表现(一)、农业问题表现(二)、农村问题表现(三)、农民

4、问题表现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不尽合理、效率低下、发展缓慢、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一、农业问题表现1、经济问题:农副产品滞销南北方同时上市致饱和油价上涨运费增加产品过剩供求信息不畅2、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紧张:土地沙化、盐碱化、开发(2)污染:水和空气污染、基因污染、土壤污染3、技术问题:(1)生产没形成规模化(2)生产的技术投入少(经费短缺严重,队伍不稳)二、农村问题表现农业用地减少、劳动力弱质化、基础设施差、社会发展滞后、资金困难,投入低(一)留守问题(二)医疗卫生问题(三)教育问题(四)社会保障(五)基础设施三、农民问题表现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

5、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一)、收入问题9/6/20211.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大年份农民城镇居民比率1984年1:1.842003年2622元8500元1:3.242007年4140元13786元1:3.332011年6977元21810元1:3.132016年8998元25337元1:282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超过1:2.5的国家只有4个2.增长速度变慢(二)、权利问题1、生存权土地的权利其他生产资料的权利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同工不同酬同伤不同

6、赔同命不同价07年4月,河南农民张青云务工致残获赔11万开“同伤同赔”先河2、发展权—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3、农民寻找致富门路难问题农民文化素质质低、缺资金、少技术、信息不灵等因素的制约,使当今许多农民致富无门。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普遍地遭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在城市的社会分层体系中,农民工处在最低层,被一些城里人看做是“盲流”第二节、“三农”问题的成因一、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三、自治状况及乡镇机构四、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的投入量不均衡一、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一)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谷物生产量

7、大,而牛奶、牛羊肉等产量少、质量差;原料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农产品营销网络不健全;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和层次很不理想等。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1958年1月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没有城市公安部门的批准,农民不得将户口从农村迁往城市。这标志着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藉制度形成。这种二元结构,一方面,使得国家通过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挖农补工”政策,牺牲农业支援工业、牺牲农村支持城市、牺牲农民扶助市民。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政策(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等)限制农村人口在城市的活动,限制了农民流动的自由,这使农民成了国家的二

8、等公民。典型案例:孙志刚案三、自治状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