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ID:32435415

大小:6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4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_第1页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_第2页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_第3页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_第4页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骨代谢指标是罗氏骨代谢全套检查(早晨空腹静脉血)。(1)骨形成标志物:P1NP(总1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N-端骨钙素;(2)参与骨形成的标志物:25-羟维生素D3、PTH(甲状旁腺素);(3)骨吸收标志物:β-CTX(I型胶原C端肽CTX)。(4)影响骨代谢激素类:睾丸酮、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脱氢异雄酮硫酸盐(5)骨矿物:钙、镁、磷元素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发布时间02年09月11日09时20分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肖飞 郭健  由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判断心务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

2、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1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则可通过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EC1.1.1.68)及其辅酶维生素B12的催化作用,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提供的甲基,重新生成蛋氨酸。而此过

3、程又是已知的体内能利用N5甲基四氢叶酸的唯一反应。故同型半胱氨酸与体内一碳单位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同型半胱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催化下也可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近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2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因素  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浆中。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食物营养缺乏。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

4、硫醚-β-合成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在已经证明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的缺陷,在体内叶酸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明显升高。而根据Mudd等的研究,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的活性降低,可导致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超过正常值的十倍左右。  对近1200名老人的研究表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浆中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浓度越低,其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越高。由于动物蛋白中蛋氨酸的含量比植物蛋白约高三倍左右,可以产生较多的同型半胱氨酸,因此可对人体的动脉组织造成损伤。  其它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肾

5、功能的损害、以及服用影响叶酸和B族维生素的药物,都可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尤其是肾功的损害,会严重影响那些含硫氨基酸的排出,因为肾小管内皮细胞的胱硫醚-β-合成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转化作用,被认为血液中的非蛋白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很重要的代谢途径。3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  目前,对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虽然过量胆固醇沉积是造成动脉壁损伤的直接原因,但是临床上胆固醇的水平并不能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指标,这是因为胆固醇在动脉壁的堆积与多种脂蛋白,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研究,如果当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紊乱,浓度升高,就会形成

6、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可与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复合体,随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堆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的泡沫细胞。而且,同型半胱氨酸还可自发氧化,形成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这些产物会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并可造成血管平滑肌持续性的收缩,引起缺氧,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不仅如此,同型半胱氨酸自发形成的巯基内酯化合物,可以和反式视黄酸共同引起血小板的凝集,与此同时,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还可引起血栓素(TXB2)以及PGF1αR的形成。这样就会促进血凝块的形成,从而引起临应酬上常见的梗塞性疾病。这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  当然,同型半胱氨酸还可通过其它一些途径诱发心

7、血管疾病。它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新的mRNA的形成,使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殖,并造成动脉内皮细胞的脱落,加速粥样硬化的过程。另外,由于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是依赖S腺苷蛋氨酸的甲基化反应潜在的抑制物,所以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4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方法  目前,同型半胱氨酸最主要的两种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HPLC)方法以及荧光偏振免疫检测(FPLA)方法。但已经有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报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