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

ID:32436972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_第1页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_第2页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_第3页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_第4页
资源描述: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权利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九条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我们先来看野生动物的权利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野生动物的归属做出了明确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笔者认为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规定野生动物归属于国家并不妥,理由如下:首先《物权法》这

2、一条款对客体界定不清晰,并且在典型私法性质的《物权法》中作此规定有些不妥,在适用中也会出现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的权利归属、野生动物国家所有权行使中的所有权虚置以及对野生动物自由流转和实现价值的限制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利用。另外,我国目前实行的野生动物产权归属仍然是单一公有的产权形式,单一的公有制不仅不利于调动人们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的积极性,也不适合野生动物驯养的产业发展。而且,从民法基本理论来讲国家不能成为野生动物的所有权人:“基于野生动物的性质,‘野生’意指处于人力不能控制、不能支配状态,因而按照民

3、法原理,处在野生状态的野生动物,不在人的控制、支配之下,属于无主物。换言之,处在野生状态的野生动物,不是所有权的客体,不属于任何人所有。”[3]根据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但是,在野生动物被捕获之前,并非特定的物,无法对其直接支配,因而也当然不是物权法上的物权、所有权的客体,任何人不能对野生动物享有物权,包括国家从法理上讲也不得成为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者。因此,不宜在《物权法》中规定野生动物属于国家所有。民法学者梁慧星教授认为应当规定野生动物的有限先占制度任何人不

4、能对野生动物享有物权。野生动物被捕获后按先占制度取得所有权:“野生动物一旦被捕获,被置于人的控制、支配之下,才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取得对该被捕获的野生动物的所有权,就是民法上所谓先占取得制度。[4]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利用适当制度对先占加以限制:按照民法原理,野生动物属于无主物,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只需对民法先占取得制度加以限制即可。这也正是各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经验所在。例如,规定禁渔期、禁渔区、禁猎期、禁猎区,划定野生动物保护区,禁止猎取、捕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就够了。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

5、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野生植物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对野生植物资源实行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野生植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野生植物是土地的附着物,理应归属于土地的所有人。国家土地上的野生植物自然归属与国家,无需法律的特别规定。集体土地上的野生植物属集体所有,私人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上的野生植物属于私人所有。依据《物权法》规定,可能会造成集体所有、私人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上附着国家所有野生植物的有趣现象。因此,本人建议构建野生植物的所有权的新模式.将野

6、生动物所有权分子国家、集体和个人。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法律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其实质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即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在市场支配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转让其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从面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的承包者享有分配土地收益的权利,这种权利通常会在事先约定。我国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宪法》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物权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

7、让等方式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土地管理法》第2条也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2002年8月29号,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承包法》),并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对农村土地流转作出了规定。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

8、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该法第五节则专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做了详细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了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