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

【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

ID:32438817

大小:850.50 KB

页数:126页

时间:2019-02-04

【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_第1页
【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_第2页
【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_第3页
【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_第4页
【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版】书法培训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书法教育与书法文化郭振有2014.12.9广州书法教育与书法文化《纲要》一,书法与传统文化二,书法与立德树人三、书法与文化素养《纲要》语文课程的识字和写字教学;(基于对语文课程中的写字要求和课时等考虑)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书写实践。“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一,书法与传统文化(一)传统文化: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

2、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文化基因。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东西,一定要传承发扬好。书法课必须坚持。”源头文化。智慧结晶,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思想传统,塑造了民族的伟岸性格和思维方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力量之源、精神支柱,几千年来历经劫难而不倒章太炎:“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老子、孔子、墨子(二)汉字的历史命运根。中华文明的记志符号的基础。最早也是图画文字。

3、3500年前改成注音文字(不是拼音)。以汉字为基础,完成了中国人在文化上的重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等:记录汉字和处理汉字信息。书法是这个根的第一载体。汉字是文化的结晶,亦文化组成部分不是简单地记录信息的符号,是对自然认识、感悟的哲思。仓颉造字是与自然神通意会的结果。天地人混化为一的产物。人与天地精神沟通的媒介。是先祖与天地万物神交感悟的产物。寄情达情。五个举世无双:1,民族自创;2,一脉相传从无中断;3,不与语音挂钩,以形义获人心共契,古今相通,四方共识;4,单音节表意性、组织力强数千字胜西数万个词(五种文本);5,有高度艺术灵感,为中外

4、人士喜爱。民族统一而不分裂。人类文明5大发源地的文字:—埃及圣书,—两河流域的楔形文,—美洲的玛雅文(均已进入历史博物馆)—印度梵文一些学者在研究使用早已不是通用文字。唯汉字长生不老。传统文化在哪里?语言文字。在“国际化”“做世界公民”的喧嚣中,唯汉语言文字能留下中华民族的根。对汉字认识三个阶段——崇拜。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神奇,一点一划无非地义天经”。——否定。鸦片战争大炮轰开了清政府大门与女人小脚、男人辫子一样落后的象征。黑格尔:中国文字“很不完善”,他们的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便是一个大障碍。”中國一切落後的根源。德,赛。

5、美学者:中国人是倔强的骡子,死死咬着过时的文字不放。(吕叔湘《文明与野蛮》)欧美学者:把汉字同埃及、克雷特等的图形文字相提并论,是只表义不表音的符号文字、图形文字、或表词文字。理论是:文字是语言的记录,最先进的文字是拼音文字。谭嗣同。钱玄同:“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因汉字难识难记难写故”。“最糟的便是它和现代世界文化的格不相入。”欲使中国不亡,成为20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尤其要灭“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瞿秋白:“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魯迅: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

6、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裏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对国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唱反调:章太炎:文化与文字是否拼音化无必然联系。汉语单音节。“原其名言符号,皆以一音成立,故音同意殊者众,若用合音之字,将茫昧不足以为别。”弟子鲁迅、钱玄同——多维反思1978年12月汉字编码学术交流会1979汉字信息处理研究会。学术讨论会。日学者:汉字信息量大,是一种集成电路。信息载体。中国文化微缩系统。拼音化可能徹底毀滅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中华民族第二个长城。仍然焕发青春活力。世界上最具艺术性的文字(二)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1,都是道的体现。书法--书艺-

7、-书道。一点是主字,一画又称一道。能主又有道,便是点画。道为万物之本体。看不见的特殊的物质。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宇宙的本体和起源。化生万物的父母。道生天、生地、生人大海与众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书虽一艺,与性道通。”“艺以道精,道以艺著。”(何绍基)道不远人。载道。2,理论根据:天人合一《易》:“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包括人类与一切物。)“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大天地)人(小天地)一致。相应相通。人要顺乎自然规律。大海和众沤。“天”、“颠”同字人首为天。“天”字从“大”。“大”即“人”,天道即

8、人道。3,哲学原理:中庸辩证“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熊秉明)“夫书者,玄妙之技也。”(王羲之)“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哲学。”(钱学森)道技、理法、德艺、黑白、虚实、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