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

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

ID:32451644

大小:323.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5

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_第1页
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_第2页
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_第3页
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_第4页
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7—11CN53—1144/G4Journ~ofKunnfingUmversity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研究以富民县小水井村为例窦志萍(昆明大学科研处,云南昆明650118)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本文以富民县小水井村为例,在分析研究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条件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建议措施。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

2、村建设;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59o.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56(2007)02—0007—05一、引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为我国农村建“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这一新的大背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民生活景下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特定的新水准,完善公共服务新体系,建设乡村新面貌

3、。一个概念,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塑造文明新风尚,健全民主管理新体制的目标。各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结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合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新的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路子,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昆明作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为云南省省会城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农民、

4、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省居领先地位。昆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积极扶持鼓励在新农村建设中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和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特色文化资源,把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乡村旅游、民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族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发挥资源和民族文化的“新农村”的“新”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物质与精神文化双丰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收。本文以昆明市富民县大营镇小水井村为例,探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

5、主义“新农村”的范畴。索和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乡村旅游协调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发展的思路、途径。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2006年7月,富民县大营镇小水井村被昆明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市列为昆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为了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合理有效利用小水井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充分分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析小水井村的总体资源禀赋及特色、分析昆明农村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

6、经济、旅游经济和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现状后,结合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小水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现状,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体负责小水井新农村试点建设的中共昆明市纪律检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查委员会领导会同各部门及有关的专家学者在充分明建设。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色乡村旅游促进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要任务,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收稿日期

7、:2007—04—20基金项目:昆明市2006社科规划项目、昆明大学科研扶贫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窦志萍(1966.02一),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8昆明大学学报第18卷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文明游,广大村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在人际交往中自建设的可靠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我国广大觉学习提高素质与能力,通过信息交流开阔眼见。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主动学技术,讲文明讲礼貌;发展旅游需要有优美

8、容整洁、管理民主”⋯。具体就是实现“四村”合的乡村环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会自觉意一,即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自觉保护村寨中原生态(二)乡村旅游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民风”、“民俗”文化,造就乡村旅游是在农业结构变迁、城市化、居民收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与氛围;旅游是一种文化交入增加、消费结构改变、休闲时间增加、道路交通往、是一种综合的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