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眼界与思考

对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眼界与思考

ID:32452138

大小:490.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5

对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眼界与思考_第1页
对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眼界与思考_第2页
对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眼界与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眼界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总第97期)福建建筑Vol·972006年第1期FuiianArchitecture&ConstructionNol·2oo6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眼界与思考高学珑(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350003)摘要: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给排水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和一些前瞻性思考。提出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系统和全面的观念指导给排水规划设计。关键词:给排水规划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点中图分类号:TU99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35(2006)01—0153—03Theconsiderationofth

2、eplanninganddesignofWaterSupplyanddrainageGaoxuelong(FuzhouPlanningAndDesignResearchInstituleFuzhou350003China)Abstract:Basedonthemacroscopical,middlebrowandmicrocosmicview,thepaperanalyzesthemainproblemsintheplanningandde-signofwatersupplyanddrainageandpresentsnovelideas.Itispointedout

3、inthepaperthattheplanninganddesignofwatersupplyanddrainageshouldbebaseontheconceptofsystematicandall—sidedunderthetheor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words:theplanningofwatersupplyanddrainage,sustainabledevelopment,viewpointofsystematic1引言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给

4、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人居环境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积越大,重现期标准应越高,大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10年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倡省地一遇(水利标准)。节能的理念,这要求我们对给排水规划设计必须从宏观、中2.1.3排洪规划措施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认真思考与研究,力求为城市健康成长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方案和雨水泵站加滞洪区方提供美好蓝图。案(地面不抬高或部分抬高)。对于山区及临海狭长区域,考2宏观层面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设置雨水泵站效益不大,宜采用全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

5、范围的思考,它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现状村庄过渡,可设置局部的抽排可能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它的设施。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2.2区域水资源平衡与区域供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福建省水资源总量为1168.72亿m,全省每平方公里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及区域资源为96.3万m,为全国每平方公里水资源的3.38倍,按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宽阔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2002年统计,人均拥有水资源3473m,高于全国人均拥有量。2.1防洪排涝规划这说明我省水资源

6、从量上说还是较丰富的。但我省也存在水2.1.1防洪排涝概念: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资源在时问与空间分布不均以及水质性缺水现象,一些地区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缺水十分严重,因此认真进行水资源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水库等。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提倡区域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从事具体某城镇给水内,不应有“中国城镇水网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否则它会的问题,过去排涝标准三天暴雨三天排完或24小时暴雨24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小时排完,针

7、对的是郊区和农田,这种标准是无法适应城市发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需展要求的。因此将“防www.chinacitywater.org洪排涝规划”称为“城市防洪规划”(防水量考虑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市政(含消防)外洪)和“城市排洪规划”(排内洪)则更为贴切。这有助于提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畜牧业用水、渔业用水,还要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工业用水量可用用地2.1.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指标法,也可用万元工业产值法。规范推荐采用用地指标法:城市排水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