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

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

ID:32461143

大小:16.98 MB

页数:150页

时间:2019-02-06

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_第1页
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_第2页
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_第3页
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_第4页
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Fe基非晶一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机械产品零件的表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工件要求在高速、高压、重载及腐蚀介质工况下可靠持续的工作。在普通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复合材料涂层,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延长机电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非晶一纳米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及良好的耐腐蚀性,在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用激光作为热源,熔覆预涂覆在45钢表面的合金粉末,利用激光快速加热及冷却的特性,制备出Fe-Ni—Si.B.V系列非晶一纳米晶复合涂层。并对熔覆层的微观组织、非晶相、纳米晶相的形成机制、微合金化

2、对合金系的影响及熔覆层的磨损性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影响熔覆层组织及其性能的因素及规律。预涂覆合金粉末的组分及合金中的元素存在状态是影响激光熔覆制备Fe基非晶一纳米晶复合涂层中非晶相与晶化相形成的重要因素。在Fe.Ni.Si.B.V合金系中,B以硼铁的状态加入合金系比以B粉状态加入更有利于抑制熔覆层中晶化相的产生、降低熔池的液态温度,而且工艺性好、价格低廉,能够与母材获得结合良好的熔覆层,这归咎于硼铁的低共晶熔点以及硼铁中的硼相对单质硼更稳定的特性。Si作为合金系的组元之一,适量增加Si的含量,可增加熔覆层中非晶的形成倾向,同时还能防止合金系中其他组成元素氧化烧损

3、,因此有利于提高熔覆层中非晶相、纳米晶相的含量;但过量的加入容易使合金系偏离其深共晶成分,不利于熔覆层中非晶相、纳米晶相的形成。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各种加入元素量的比较结果,其中Fe-Ni.Si.B.V合金有利于非晶相、纳米晶相形成的最佳成分为Fe36Ni32Sil6814V2。利用激光熔覆制备的Fe36Ni32Sil6814V2非晶一纳米晶复合涂层没有裂纹、孔洞等宏观缺陷。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微区成分和冷却条件的差异,熔覆层的构成由表及里依次为细小的树枝晶区、粒状晶及非晶一纳米晶区和外延生长的树枝晶区。其中晶化相主要为Fe2B和丫.

4、VII摘要Fe,Ni。熔覆层物相组成呈现明显的分层结构,而且熔覆层中的非晶一纳米晶相含量沿熔覆层的厚度方向变化。熔覆层的微观结构呈现为高度弥散的细小晶化相、纳米晶相、非晶相等复合组织,非晶相一纳米晶相主要存在于距熔覆层表面0.4"--0.5mm区域。熔覆层中非晶相与晶化相相间分布,局部呈现纳米晶相镶嵌于非晶态基体上或存在于晶化相内部。熔合区晶粒以外延生长方式向熔覆层内部生长,基体与熔覆层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Fe36Ni32Sil6814V2非晶一纳米晶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从熔覆层表层至熔覆层中部存在着一个显微硬度缓慢上升的区域,熔覆层中部的显微硬度最高,从熔覆层中部至母

5、材间显微硬度持续下降,呈现梯度分布。在同样载荷、同样磨损时间的情况下,Fe36Ni32Sil6814V2非晶一纳米晶复合涂层的磨损体积只有母材磨损体积的1/6--1/10。熔覆层的摩擦系数与母材相比平均低O.1"--'0.2,摩擦过程也变得比较平缓。在激光熔覆的条件下,C、Nb、Ce等不同合金元素对Fe-Ni.Si.B.V合金微合金化作用不同,对晶化相、非晶一纳米晶相形成条件影响不同;其相对含量不同,对熔覆层的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C的加入有利于抑制熔覆层中晶化相的生长,促进非晶一纳米晶相的生成。与Fe36Ni32Sil6814V2熔覆层相比,Fe36Ni31

6、Sil6814V2C1熔覆层中部由复杂的纳米晶、非晶组成,其中纳米晶相为组成的主体,非晶相分布于纳米晶相之间,非晶相构成非常复杂,微观成分不均匀。Fe2B等晶粒也变得细小、分布更加均匀。这是由于C的加入改变了液态熔池的Fe.C短程有序团簇的数量与分布,进而影响到其他元素与Fe的结合能力。磨损试验研究指出非晶一纳米晶含量的增加可有效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其机理为改变了磨损机制,在相同条件下Fe36Ni31Sil6814V2Cl熔覆层的磨损体积仅有母材的1/15~1/22,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强碳化物元素Nb不利于Fe-Ni⋯SiBV合金中非晶相的形成,Nb的加

7、入促进了NbC及(Nb,V)C形成的倾向,易于生成NbC.VC复合晶粒,为高温熔体提供了异质形核核心,因而降低了Fe36Ni32Sil6814V2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使得熔覆层中的非晶一纳米晶相含量下降。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下降,同时由于硬质点碳化物的增加,熔覆层整体显微硬度变化幅度加大。Ce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可以改变Fe-Ni.Si.B.V合金熔体的结晶体系,CeVIII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加入量小于1.0at.%时,抑制Fe2B的结晶、促进Y.Fe,Ni相的产生;Ce含量为2.0at.%时,两种晶化相的结晶均受到抑制。Ce的添加形成了更多的非晶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