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474534

大小:579.9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06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关于甲骨文,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它是占卜吉凶记事的文字,史料价值低B.发现于殷墟,是对夏商历史的完整记忆C.它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D.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了自觉阶段【答案】C【解析】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的一些国家大事,史料价值很高,A错误。甲骨文只是对商朝历史的记录,而且是部分记录,B错误。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

2、已知文字,汉字形成了成熟的完整的体系,C正确。我国古代书法在魏晋时期发展到了自觉阶段,与甲骨文无关,D错误。2.“由是天子之尊,非复(不仅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突出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周天子不仅是诸侯的尊长,而是使诸侯的君主,这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不是周天子的继承问题,A错误。宗法制只涉及血缘,不涉及君主关系,C错误。礼乐制度涉及的是日常生活的礼仪,材料没有涉及,D错误。3.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齐国“履亩而税”、鲁国推行“初税亩”。

3、这些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推动齐国和鲁国成为霸主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标志着井田制在各国崩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土地私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使用于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土地私有制的发展,A正确。鲁国没有成为霸主,B错误。C项应该是商鞅变法的作用,排除。D项的“各国”、“崩溃”过于绝对,排除。4.湖南长沙出土的一面汉代铜镜上铸有“中国大宁”等字样,折射出时人对统一国家的认同。下列属于汉承秦制,并对统一国家认同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内外

4、朝制D.郡县制【答案】D【解析】AB项是汉承秦制,但与认同国家统一关系不大,排除。C项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不是汉承秦制,排除。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朝继承下来,对于巩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对统一国家认同起到了推动作用,D正确。5.下列政策或措施反映北魏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是A.“决裂阡陌,教民耕战”B.“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C.“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D.“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答案】B【解析】A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B项是北魏均田制的内容,C项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D项是唐朝时期对待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故本题选B。

5、6.钱穆的《国史新论》里描述唐代中央决策制度,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①属官各拟意见,再由该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②画敕后,再须送由③属官一番复审,若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①②③横线上应填写的分别是A.中书省皇帝门下省B.中书省门下省皇帝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D.门下省皇帝尚书省【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管决策、中书省掌管审议、尚书省掌管执行,所以①是中书省,③是门下省,而画敕是皇帝的权力,故本题选A。7.“笔墨当随时代”。下列选项中,画面融合诗、书、画和印等元素,寄托知识分子思想追求的是A.彩陶画B.宫廷画C.风俗画D.文人画【答案】D【解析

6、】根据所学可知,文人画融合了诗、书、画和印等元素,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描绘,抒发文人内心的思想追求,D正确。彩陶画出现在原始社会,与材料所涉及的要素无关,A错误。宫廷画的主题是宫廷事物,与文人关系不大,B错误。风俗画是对市民生活的描绘,不涉及文人内心感受,C错误。8.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王阳明“开出新风气”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表彰六经”B.“理”是万物的本原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开出新风气”,是说王阳明与前人观点有不同之处。A项是董仲舒的观点,B项是二程朱熹的观点,C项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的主张,

7、D项是黄宗羲的观点。故本题选C。9.乾隆年间,一份由云南布政使司颁发的开荒执照上写着:“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垦开无余,嗣后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着听民耕种。……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此材料反映出A.由于长期开发,西南地区耕地减少B.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C.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超过内地D.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已得到充分开发【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地方官员颁布的开荒执照和“嗣后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着听民耕种”,可得知,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B正确。材料中“滇省山多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