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

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

ID:32476203

大小:723.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7

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_第1页
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_第2页
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_第3页
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_第4页
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期总第19’7期商业经济与管理刊劝.3月1卯么刃3年3月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S2008论法人本质说:新拟制说—基于法人本质理论的反思与重构视角郑英龙(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浙江杭州310018)摘要:从法人本质说的理论发展和各国立法实践来看,现有的几种学说对法人制度的构建都存在着某些缺陷。文章提出的新拟制说认为:团体是一种客观实在,符合一定条件的部分团体被赋予法人资格则是一种拟制,法人主体化的拟制目标应为一般自然人,即具有完全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而不是传统拟制说的“残疾人”。新拟制说应更符合法人产生的

2、规律和实际,也更符合逻辑,是一种彻底的拟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传统法人拟制说和实在说的局限,有利完善法人制度的构建和更好地发挥法人制度的作用,新拟制说从哲学本源上揭示了法人的工具属性。关键词:法人本质;拟制说;实在说;新拟制说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一2154(2008)03一0075‘06一、法人的产生及带来的问题(一)法人的产生法人(Juristisch。几,)制度发端于罗马法的“社团”(as、1画one)〔’1,1900年施行的(德国民法典》首先确立了法人制度,用以表述可成为独立民事主体的组织,《德国民

3、法典》因此开创了自然人和法人的二元主体架构。其他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也逐渐采纳了法人制度。英美法系没有与大陆法系“法人”相对应的词汇,而是用co,ration来表示公司、社团、组合等团体概念,并对其中一部分赋予法的人格(legalpe彻nality),使其具有民事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其中,美国于19世纪上半叶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确立了将公司视为法人并与自然人同等保护的原则。我国1929年《中华民国民法典》,承认了法人这一主体类型,并承袭了德国民法典上的“法人”概念[2]31礴一3巧。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也规定了法人制度。(二)法人

4、产生带来的问题—法人本质的论争自然人作为权利义务的当然主体,几乎没有任何障碍。但法人自产生时起,有关法人本质的争论就未停止过。19世纪初期,受康德思想影响的法学家们认为只有伦理上自由的人,才具有而且当然具有尊严之法律人格[s1;法律上的权利,其基础是自然法上的“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伦理的生物意义的人,唯一并天赋地能够取得这种权利川321。19世纪末的主要德国法学家都遵循了康德思想的主体路线,著名法学家萨维尼是其代表人物。他认为“权利义务之主体,应以自然人为限”[’]。法人概念的设定,是假定了某些没有生收稿日期:2(X)7一12一24作者简

5、介:郑英龙(1974一),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编辑,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万方数据商业经济与管理20()8年命的组织体作为与人相似,具有主体资格,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法人能否成为独立主体?法人是拟制的自然人还是一种客观存在?关于法人本质即法人能否以及何以能成为权利义务主体的争论由此产生,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到今天也未解决。二、各种法人本质说的价值与局限及对各国法人制度理论的影响法人本质的争论,意义重大,其涉及如何看待法人的地位以及如何构建法人制度的问题:法人这种与生物人个体

6、完全不同的组织体,到底是与自然人同等重要的一类独立主体,还是作为自然人的工具而存在?如果能成为一种独立的主体,那么其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关于法人本质问题,在法人发展的历史上,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①(一)法人拟制说1.主要观点。此说形成于19世纪,受康德思想影响的法学家在法律上持有唯个人主体论。有学者明确地指出:“只有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才能作为人自负责任地从事行为;只有自然人的所欲和所为,才能归属于法人。t51”从这个意义上说,法人类似于“无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精神病人。川531”是法律上的意思完全伤残者。19世纪末,以萨维尼为代表的法

7、学家以“权利义务之主体,应以自然人为限”为其立论之基础,认为除自然人外本无权利义务之主体,团体人格,并不是基于法人的本质而产生的,法人之所以取得法律人格不过是法律将国家主权者特许之团体拟制为自然人而已,是“纯粹的拟制物”,其实体基础是“人为创造的组织”。这就是著名的法人拟制说。根据法人拟制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只有有意识的自然人才能成为主体,法人本质上并不能成为主体,只是法律将其拟制为自然人而已,因此法人只是“观念上的整体”,没有意思能力,因而也没有行为能力。法人既然无行为能力,其参与法律活动,只能由“他人”代为进行。法人机构与法人是代理与

8、被代理的关系。“由机构来代表法人,与法定代理人或授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其方式是一样的。[21324”这一学说被称作代理,说。2.价值与局限。应当承认,法人拟制说相对于完全不顾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