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

ID:32480939

大小: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7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_第1页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_第2页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_第3页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_第4页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学习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5月17日至20日,我局组织下属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负责人及相关技术骨干一行5人先后赴山东省临沂市、浙江省义乌市,学习和调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将学习调研报告总结如下:一、引言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少数地区开始了最早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行业自2003年建设部发布了《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后,随即进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期,大部分的监督机构都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以满足日益繁

2、重的监督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年来,大部分监督机构的信息化应用处于更新升级期,个别地区信息化系统建设起步较早,功能更加完善,技术更加先进,这说明数字化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监督机构的重视。如浙江省义乌市,该市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大,已于5年前开始陆续开发应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系统以及施工塔吊、人货梯等起重设备作业智能管理系统,现日臻成熟,各具特色,成效明显,特别是起重设备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很好解决了违规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等老大难问题,有效保证了“人机”WORD格式整理...安全。同时

3、,该系统对于解决目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方面工作量大、人手不足、交通工具不足等问题也效果明显,实现了问题快速纠正和基础数据及资料同步收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二、义乌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成立于1986年,2006年增挂义乌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牌子,隶属于义乌市建设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目前该站实际在岗在编35人,临时聘用人员29人。2015年新办理监督手续的建筑工程项目约200个,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针对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分布范围愈加广泛,同时监管力量的

4、不足等情况,义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于2010年10月和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义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和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平台,并与2011年3月份正式上线使用,截止目前已经使用超过5年,改变了该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成为了必备的工具。(一)义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管理两条主线,依托于品茗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云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云数据技术、结合多重智能终端,为建设工程监管部门提供网上业务审批、危险源在线监控、材料检测、大数据统

5、计分析等多重应用,实现了“互联网+管理”WORD格式整理...的融合,实现了监管部门与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项目部等各方责任主体之间的信息对接,打破了政府、企业、工程项目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多方协同监督管理、建筑施工管理移动应用。据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负责人介绍,该站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基本做到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业务全覆盖,实现从工程监督注册开始,涵盖质量安全开工条件审查、重大危险源备案、监督检查、起重机械远程监控、数据统计分析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二)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开发和使用塔吊在

6、线监管平台,使义乌市塔机安全监管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塔机从安装到拆卸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该监控平台通过塔式起重机高度、角度、回转、吊重、风速等传感采集设备,结合GPRS与无线通讯,实时将塔机运行全过程数据传输并留存至远程监控平太及塔吊黑匣子上,不但有效预防塔式起重机超重超载、碰撞、倾覆等安全事故隐患,还可以扩展人脸识别模块,利用高端生物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规范管理,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义乌市通过本系统5年多的运行管理,基本上对塔机的安全管理做到了可查、可控。

7、三、目前我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局一直在探索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不断完善工程监督数据管理平台,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满足监督管理要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监督模式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WORD格式整理...1.业务系统为孤立型。质监、安监、施工许可等都有各自的系统,且未与省、市各监管平台联网,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互不关联,且信息互不共享不交换,信息和应用相脱节。2.监督系统的功能不强、局限性大。系统功

8、能达不到内控流程、外设预警的智能化标准,且应用繁琐,日常工作存在重复劳动情况,如监督人员在工地现场手写或打印出抽查、整改通知单,到办公室后仍需输入计算机备份等,从而影响了工作效能,离“无纸化”的数字化办公目标相差甚远。3.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不明确。各系统没有统一规划和布局,不能紧扣实际工作,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四、我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