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

ID:32485650

大小:28.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_第1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_第2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连续8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农村问题发出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发展现状的高度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原先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转化为合作组织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积极性,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了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必须继续探索和实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一、国内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回顾1.欧洲专业合作社欧洲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参与农户多、涉及方面全,据资料显示,在合作社发展最巅峰时期,基本上涵盖了农业的产、收、销

2、、深加工、信贷、投资、保险、社会保障等诸多环节。在实现了这些社会功能后,不仅将最初的农户纳入了专业合作社内,农村边缘的郊区,小型的乡镇也逐步加入合作社。通过条件互补,农村所提供的生产品直接输送到合作社的相关部门,完成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户与城镇居民的双赢局面。2.美国农业合作社又称为美国农场主合作社。其特点是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尽量用机器代替人工作业,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合作社内民主平等,生产资料由参与合作社的农场主共有,平等协作。合作社内部实行一人一票制,农厂管理者有明确的生产责任和义务。3.台湾农会组织该组织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层,上下级有明确

3、的生产任务。大多数台湾农会组织都以“保障与会农民权益,增加农户知识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宗旨。农会在建立之初就确立明确的会议制度,确保组织后续发展的民主性。工会只受政府监督,其他省、市、县只具有协调合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利益进行了保障。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农合经济组织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1.初期形成、发展阶段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农合经济组织的雏形初现于上世纪30年代。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其发展规模较小,只在民间的少数地方实行,覆盖范围有限,后来由于长期的战争影响,逐渐消失。2.农业合作社阶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亟需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

4、,大量的生产设备投入使用,给农村经济的快速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适时的组织农村广大分散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使得农户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构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3.人民公社阶段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农村普遍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受当时全国政治形势的影响,原本具有积极性的人们公社化运动逐渐走了歪路。农户生产积极性降低,生产资金遭到毁坏,生产活动被迫停止,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建国以来的农村经济体系遭到完全破坏。4.重新兴起阶段以安徽小岗村的包干到户为标志,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重新走上良性发展道路。通

5、过新兴模式的开展,原来的集体作业模式被家庭、个人承包制代替,极大的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三、当前国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1.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它继承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功能,又在此基础了做了与时俱进的改动。以农村和小型乡镇为实行范围,以小规模的生产管理理念为主导,具有明显的社区性。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参与农民自发决定,通过将相似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进行融合,集中资源利用优势,做到农业生产品的统一调用和分配。3.专业协会由于在技术服务、生产条件、销售模式上具有合作性,农户以此为基础自发建立起的合作组织。社员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为了保证个体利益的最

6、大化。4.经济联合体类似于现代企业制度。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建立、共同承担的组织。其组成成员之间多为亲戚、家庭成员等,能够做到及时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在原料的采购,产品的对外销售和分配制度上有较强的优越性。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困境及对策1.发展农合经济组织的现实困境(1)主体认识问题。通常分为政府因素与农户个人因素。政府特别是基层的政府部门,对农合组织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与预测,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的发展水平差距大,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有选择性的吸收。相关部门应当做到对先进管理模式的有效借鉴,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户

7、个人来说,可能存在思想意识落后,对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信任,对新的管理制度不认同,导致农村经济长时间滞后。(2)内部机制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是时下农村合作组织的最大弊病。组织混乱,权责不分,组织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不能顺序进行,都会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受阻。(3)监督机制无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政策,对组织内部的监督没有做到位。致使有关管理人员以权谋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