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运用wifi定位的移动大数据利弊分析

图书馆运用wifi定位的移动大数据利弊分析

ID:32485860

大小:28.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图书馆运用wifi定位的移动大数据利弊分析_第1页
图书馆运用wifi定位的移动大数据利弊分析_第2页
图书馆运用wifi定位的移动大数据利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图书馆运用wifi定位的移动大数据利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图书馆运用WIFI定位的移动大数据利弊分析摘要:在成熟的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推出移动信息服务,科技作为一柄“双刃剑”,对学生和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关键词:移动大数据;学生;图书馆;利弊基金项目:本文系承德市科技局研究与发展项目:“Wi-fi环境下图书馆移动大数据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07A029根据最新的艾瑞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4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为8.1亿,并且智能手机保有量已经达到10.7亿。在成熟的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信息消费需求,越来越多

2、的图书馆推出移动信息服务,在校的大学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移动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并运用免费的图书馆Wi-Fi随时随地的获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切资源。通过对包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体育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等14所大学在内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内容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微信服务、移动QQ服务、移动微博服务、移动二维码扫描服务、移动视频服务等方式获取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免费使用WI-FI移动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发展来讲,既

3、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种无比巨大的挑战。免费使用的WI-FI移动大数据给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诸多便利;即使是对图书馆人而言,它也为图书馆人的工作、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其实科技是一柄“双刃剑”,WI-FI移动大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1WI-FI移动大数据给学生和图书馆工作者带来的诸多便利在校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移动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时(realtime)、适时(righttime)、全时(allthetime)进行以下操作: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学生图书馆用户信息的自我管理;馆务信息管理的查询;获取图书馆的

4、参考咨询服务等等。这些服务项目的开展既节省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又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图书馆的工作者来讲,它也为图书馆人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首先它使得每一位图书馆人拥有了移动信息服务的意识;其次图书馆人可以利用移动大数据提供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开展图书购买、图书荐购、图书推荐等工作;最后是它改变了图书馆人的服务方式,以参考咨询为例,早期参考咨询多以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移动微博、微信、QQ等形式,进行视频上的一对一甚至是一对多的咨询,这样就使得此项服务的受众群体更加广泛,业务开展的方式更加灵活。2WI-FI

5、移动大数据给学生和图书馆工作者带来的诸多问题免费使用的WI-FI移动大数据给学生、图书馆工作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作为“双刃剑”的它,也有着诸多的问题。首先,图书馆经费的增加。图书馆移动大数据主要是指管理者通过移动图书馆终端的数据采集和移动设备内嵌的传感器,以及移动互联网进行的移动图书馆活动而产生的个体位置、移动路径、论坛和微博评论等数据。现在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通过租赁移动服务商的网络方式,为学生提供移动服务,而一些大型移动设备的租赁的费用是相当的高的,例如现在许多高校都在使用移动超星图书馆,它的年费用大概是八万元人民币,此外一些外文数据库的购买费用也是相当昂贵的

6、,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万,上百万,并且它的使用费用还会以每年20%的比例递增。这么高的费用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负担得起的。其次,它对图书馆人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移动服务至今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2008年,其技术服务以手机短信(SMS单向、双向)的形式为主;第二阶段是2008-2010年其技术服务以手机短信(SMS)SMS+WAP网站或WAP网站的形式为主;第三阶段是2010年至今,其技术服务以手机短信(SMS)SMS+WAP网站+APP或APP的形式为主。在这些阶段都产生了海量的移动大数据,图书馆移动大数据主要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非

7、结构化数据移动大数据占总数据的85%左右,这些非结构化数据使得移动大数据是多源异构和跨越空间、时间存在的,且数据之间的交互性、关联性和互补性较差,而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分析挖掘、聚合利用都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数据传输效率和应用技术的提升,图书馆移动服务正在向即时高速数据传输、阅读社交网站、移动快速搜索、在线视频和音乐流媒体等业务转变,这就要求移动大数据在数据终端采集过程中具有极高精确性、网络在传输的质量上要求具有实时性和高效性,这些都在迫切需要图书馆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