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ID:32486342

大小:29.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8

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_第1页
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_第2页
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_第3页
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_第4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作者简介]朱成钢(1994-),男,汉族,江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7GWCXXM-02)。一、问题的提出和实证假设技术创新是提升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响应中央的号召,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12年11月2日发布了《广东省先进制造

2、业重点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省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核心技术提供了总的提纲。回顾历史,鉴于现实中存在的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市场失灵现象,当局普遍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由于税收优惠是通过市场而非政府来调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其市场扭曲作用较小,企业自主决策程度高,而且政策灵活性也较高,因而更受企业欢迎。但是,国内外研究就税收优惠政策对激励企业创新是否有效这一问题并未取得一致结论。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中发现,研发支出对税收弹性很小甚至没有弹性,从而税收

3、优惠可能不具有激励研发创新的作用,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研究中又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说明税收优惠是影响创新的激励效应的重要因素。陈晓(2001)用1998年我国各省市的宏观数据检验了增值税税负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朱平芳(2003)发现,上海市政府针对科技进步的税收减免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研发资金的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娄贺统和徐浩萍(2009)基于对2004年在沪深两市信息技术、电子、医药与生物制品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

4、显著激励作用,但是文章使用的数据在时间上大幅度落后于研究要提供政策参考意义的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结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综上可见,目前国内较缺乏着眼于公司层面数据的研究。本文使用广东省2011年沪深两市的A股公司和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广东省税收优惠政策对电子、机械设备、信息技术这三个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旨在从发展成熟的大型企业以及对税收优惠反应敏感并且在理论上更具有创新欲望的中小企业两个层面考察激励问题,为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促进创新的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二、变量指标、数据和模型设计(

5、一)变量指标现有文献衡量技术创新程度有两个角度,即研发投入和研发成果。研发成果通常是指专利和专有技术等,但限于会计准则对确认该类资产的规定,公司研发成果数据难以获得。研发投入包括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由于公司可能为了获得税收优惠或树立市场形象而夸大研发资金投入(Kamien,1975),因此研发人力投入或许是更客观的创新程度衡量方式,具体的指标是公司研发或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Kelly,1970)。(二)数据由于电子、机械设备、信息技术这三个行业具有较积极的创新行为,因此考察重点在于以上三个行

6、业。研究的创新数据和财务数据分别来自对公司年报的手工整理和国泰安数据库,样本公司是2014年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以及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研究剔除了缺失数据的个体,此外鉴于个别公司的数据出现大幅度落差,还按照3倍标准差原则做了进一步筛选:A股公司方面,原有样本公司122家,缺失数据的为17家,按3倍标准差原则需剔除9家,最终样本量为96;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方面,原有样本公司99家,缺失数据的为16家,按3倍标准差原则需剔除16家,最终样本量为67。以上数据剔除过程如表1所示。(三)模型设计检验不同税种优

7、惠的激励效应的模型(模型1)形式如下:TRS=β0+β1IncTaxP+β2IndTaxP+β3Lnasset+β4Roe+β5DebtRatio+β6Growth+β7Ind1El+β8Ind2Inf+ε0以上各变量含义如下:TRS为被解释变量,即公司研发或技术人员人数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重。模型1中的解释变量为是否享受所得税优惠(IncTaxP)以及是否享受流转税优惠(IndTaxP),均为虚拟变

8、量,若公司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则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按前文假设,2个变量均与研发或技术人员比重成正相关。曾庆生和陈信元(2006)认为公司规模、公司盈利能力、成长性、财务状况以及行业特征是影响公司对员工需求的重要因素,研究参考该结论对以下变量进行控制:Lnasset即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企业规模,由于资产规模越大,管理人员可能越多,从而稀释了研发或技术人员比重,于是二者呈负相关。Roe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衡量盈利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