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参考]

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参考]

ID:32491072

大小:28.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参考]_第1页
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参考]_第2页
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参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医疗消费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内容摘要:农村医疗消费存在不和谐之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关注农村市场的医疗消费,对构建和谐社会变得尤为重要,从实施惠农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政府职能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农村医疗,惠农政策,资源配置,政府职能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80%,这是一个潜在市场,农民的医疗消费与消费市场存在着客观的不和谐局面,多数农民在疾病袭来时,都采取小病挨,大病抗的办法,遇到大病只能听天由命。收入低的人,健康状况较差,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因病治贫,因病反贫的现象十分普遍。还有很多农民看不起病,基本的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从客

2、观上反映了农村医疗消费的不和谐之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关注农村市场的医疗消费,构建和谐社会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一、要启动农村医疗消费市场,应该进一步深入地实施惠农政策虽然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不能单靠政府支持,又不能简单市场化。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就必需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解体,绝大多数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由于农民收入增加速度跟不上医疗费用的上涨速度,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广大农民来说,“健康就是财富,疾病就是贫困。”因此必须把农村

3、医疗事业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农村医疗事业是一种社会福利公益事业。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风险,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之计,就必须本着“以人为人,以农为本”的理念,在广大农村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增收,能够看得起病,这不仅会保证党中央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实施,而且能够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缩小城乡差距,和谐农村社会。农民增收医疗消费才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与保证,这是一个铁的事实。二、要启动农村医疗消费市场,应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

4、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表1.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根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预计提要》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6%,大学学历人员17.1%,中专学历人员59.5%,高中以下学历人员21.8%,这些数据都反映出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紧缺,卫生人员素质低。现在的农村还有大部分的“赤脚”医生,没有合格的技术,只能叫做土医,发生医疗事故的也是屡见不鲜。为此必须改革农村卫生人员的培养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定向培养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任职或离退休卫

5、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国家可以安排专项资金委托高校医学院定向为农村培养全科医生,或由医学院校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面向农村的大专班的办法,即由学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合同书,学生全部定向分配到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同时必须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再次从设备上看,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着重复性建设的问题。乡卫生院和村卫生院的设置要考虑其服务人员多少,服务半径大小。乡镇卫生院与乡镇计划生育指导站实行共享,高县级医疗机构过近,且生存能力很差的乡镇卫生院,应实行撤、并、转,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资源闲置浪费。三、要启动农村医疗消费市

6、场,应该适当强化政府职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村医疗消费市场需要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秩序,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保障农民的医疗保健,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要加大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在城市,30%在农村,而我国30%的人口占用70%的卫生资源,包括政府支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扶持。国家财政对全国各地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设备应给予补

7、助,落实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对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增强投入的有效性,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和建立医疗保障体系上来。目前,农民的保险意识普遍不高,对保险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农民还是十分相信和依赖政府和政策。于此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把准农村、农民脉搏,针对实情,采取应对措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保险政策,当然社会保障部门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农村医疗保险市场,则效果更佳,社会保障部门代表的是政

8、府,信誉高,并且积累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增加对低收入农民的转移支付,建立医疗保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