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

【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

ID:32494151

大小:10.22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2-08

【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_第1页
【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_第2页
【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_第3页
【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_第4页
【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7A文】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汇报提纲测井概况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分析裂缝分析及地应力分析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岩石力学分析结论测井概况测井系列:HNGS-伽马能谱测井PEX-伽马、中子、密度、电阻率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辅助干酪根计算SonicScanner-声波扫描测井时差、各向异性、3维岩石力学研究FMI-电阻率成像测井沉积、构造、裂缝、地应力研究ECS-元素俘获谱测井地层矿物组分、辅助干酪根计算在龙马溪组地层共发育1套页岩气层段,深度为2534-2574米,40米;页岩气藏内裂缝零星发育,主要为基质孔隙。汇报提纲测井概

2、况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分析裂缝分析及地应力分析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岩石力学分析结论地层岩性特征地层岩性特征岩性地层组统系奥陶系龙马溪组志留系中统下统上统宝塔组五峰组灰质页岩、页岩灰褐色灰岩、含泥灰岩灰色、灰绿色、深灰色页岩;页理发育;局部层段见变形构造黑灰色、黑色页岩,硅质、灰质含量较重地层岩性块状灰岩缝合线构造发育灰岩水平层理灰岩缝合线构造发育地层岩性页岩页理发育页岩页理发育页岩页理发育地层岩性页岩页理发育页岩页理发育页岩页理发育汇报提纲测井概况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分析裂缝分析及地应力分析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岩石力学

3、分析结论沉积环境分析岩性地层组统系奥陶系龙马溪组志留系中统下统上统宝塔组五峰组灰质页岩、页岩灰褐色灰岩、含泥灰岩灰色、灰绿色、深灰色页岩;页理发育;局部层段见变形构造黑灰色、黑色页岩,硅质、灰质含量较重,见黄铁矿沉积沉积环境浅海陆棚广海陆棚浅海页岩页理发育页岩页理发育页岩、页理发育黄铁矿岩性主要为黑色/灰黑色页岩,页岩中水平层理非常发育,同时ECS和图像上可见黄铁矿沉积,可有效的指示较弱的水动力条件和低能的还原沉积环境。底部页岩灰质含量高,反映当时沉积时期的水体盐度较高。沉积特征分析-龙马溪组浅海陆棚相沉积特征(一

4、)变形构造沉积特征分析-龙马溪组浅海陆棚相沉积特征(二)页岩水平层理非常发育,沉积构造变化不大,说明地层长期处于水动力较弱的沉积环境,局部层段见滑动变形构造发育,反映在相对静水的低能沉积过程中伴生有能量相对较大的事件性沉积。变形构造变形构造宝塔组二段泥质灰岩五峰组页岩沉积特征分析-宝塔组及五峰组宝塔组:浅海沉积,为灰褐色灰岩,顶部含泥质较多,呈条带状泥质灰岩。五峰组:广海陆棚沉积,厚度较小,岩性主要为深灰、黑灰色页岩,灰质页岩,发育水平层理,指示低能沉积环境。宝塔组二段块状灰岩汇报提纲测井概况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分

5、析裂缝分析及地应力分析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岩石力学分析结论高导缝发育特征高导缝发育特征高导缝发育特征高导缝发育特征高阻缝、断层发育特征断层微断层高阻缝裂缝发育特征倾角倾向走向高阻缝诱导缝高导缝断层地层岩性及裂缝特征五峰组上统地层段组统系奥陶系龙马溪组志留系中统下统宝塔组二段井旁构造剖面倾向:南南东倾角主频9°走向:北东东-南西西井旁构造分析地应力分析井壁崩落井壁崩落井壁崩落钻井诱导缝钻井诱导缝走向近东-西裂缝及地应力分析汇报提纲测井概况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分析裂缝分析及地应力分析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岩石力学分析结论页岩

6、气储层评价分析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在龙马溪组地层共发育1套页岩气层段,深度为2534-2574米,共40米;储层特征较为明显:伽马值较高,约139-437gAPI,平均为189gAPI;铀值较高约2.7-41ppm,平均12.6ppm;中子孔隙度约7-23%,平均18%;密度略低约2.34-2.71g/cm3,平均2.57g/cm3;声波时差72-95us/ft,平均86us/ft;电阻率略高4-650欧姆米,平均43欧姆米;ECS矿物组分表明粘土质量百分含量较低约10-60%,平均为35%;硅质矿物含量较高约33-

7、87%,平均49.4%;碳酸盐岩含量约0-35%;平均14%;黄铁矿含量约0-5%;平均1.6%;通过上述常规曲线,声波扫描资料及ECS矿物组分分析;页岩气储层的粘土体积百分含量约7.6-58%,平均33%;碳酸盐岩含量约0-32%,平均11.4%;硅质矿物含量约30-72%,平均45%;黄铁矿含量约0-2.2%,平均0.8%;计算有效孔隙度为0.05-8.4%,平均4.2%;总有机碳含量约0.5-7%;平均3.1%;含水饱和度平均29%;依据W201井岩心分析,渗透率平均55纳达西;吸附气含量约1.2方/吨;总气

8、含量约3.5方/吨。发育7条高导缝。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总有机碳粘土含量有效孔隙度总气含量W1井与W2井储层对比-有利页岩气储层顶)有利页岩气储层底W1井与W2井储层对比层位顶深底深厚度伽马铀密度中子电阻率mmmgapippmg/cm3%ohmmW2011503.61543.339.7172102.5817.430.8W2022534.0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