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考研

外国教育史考研

ID:32504481

大小:176.50 KB

页数:105页

时间:2019-02-09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1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2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3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4页
外国教育史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外教育史强化讲义古代东方教育(一)、古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巴比伦的前身——苏美尔文化a泥板、楔形文字、早期自然科学出现b“泥板书屋”的出现(古巴比伦的学校)3、巴比伦的文化教育机构:寺院培养目标:书吏(二)、古埃及的教育1、古埃及文化——象形文字、纸草、芦管笔、自然科学的出现2、学校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3、教学方法:灌输与体罚(三)、古印度的教育(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1、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婆罗门教育a场所——古儒学校、家庭教育b教育内容——《吠陀》及“六科”c

2、导师制3、佛教教育a发展的基础—国教地位的确立(阿育王)b教育场所—寺院c教育内容—佛教经典d教师—僧侣(四)、古代东方教育的特点1、世界教育的发源地2、等级性与阶级性3、教育内容丰富多彩...4、教育机构多样5、教育方法简单、体罚盛行6、教师地位较高,教师职位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古希腊教育(一)、古希腊教育的发展阶段荷马时代(公元前1100——公元前800)古风时代(公元前800——公元前500)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前330)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0——公元前30)(二)、荷马时代的教育1、教育目的——培养英雄2、教育内容:军事或与军事有关的内容、演讲、道德3、教育形式:非形

3、式化教育(三)、古风时代的教育1/51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中外教育史强化讲义1、斯巴达的教育A教育目的:军人B等级制度:斯巴达——皮里阿西——希洛C国家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国家教育机构教育,青年军事训练营教育,实战训练)D重视女子教育2、雅典的教育A教育目的——理智、公正、聪慧的臣民B奴隶制贵族制——奴隶制民主制C国家和私人教育并存国家办学:国立体育馆与青年军事训练团(16——20)私人办学:文法学校、琴弦学校和体操学校D教仆(身份是奴隶,用来接送和管理儿童,辅导儿童)(四)、古典时代的教育

4、1、经济的繁荣2、政治的改革3、文化的繁荣与价值观的变化4、智者的出现A“智者”:授徒讲学,巡回演讲的人(普罗泰格拉等)B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C智者的教育贡献:扩大了教育对象,创立了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培养政治家的教育5、学校教育的变化A文法学校与琴弦学校的分设B一批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五)希腊化时代的教育1、何谓“希腊化”A教育的希腊化B文化的希腊化C语言的希腊化2、希腊化时期的教育变化A教育制度的传播...B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C教育机会的扩大D希腊的初级学校的蜕变(只注重读写算)E希腊中等教育的变化(只重视文法,忽视体育)F希腊高等教育的变化

5、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教育作用——使人得到改进2、教育目的——治国之才(专家治国论)3、德育思想——“知德统一”、“德行可教”4、教育内容——广博而实用的知识5、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法(四步骤: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2/51PDFcreatedwithpdfFactorytrialversionwww.pdffactory.com...中外教育史强化讲义1、哲学基础——理念哲学(唯心主义)A教育的终极目的——灵魂转向(使人的灵魂由现象世界转向本质世界)B学习的本质——学习即回忆2、政治基础——理想国家中的三个阶级(哲学王,军人,农民)3、伦理学基础——四主德(智慧

6、,勇敢,节制,正义)4、《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A教育的最高目标——哲学王B理想国中的教育制度:故事和游戏,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5、《法律篇》中的教育思想A教育管理长官的设置(50岁以上有子女的男子)B学校的设置C雇用专职教师D取消哲学课程E强迫教育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1、哲学基础——形式质料说2、认识论——“白板说”的萌芽3、灵魂论及对教育的启示(植物灵魂—体育教育,动物灵魂—道德教育,理性灵魂—理性教育)4、教育的作用——发展人的理性A人的形成依赖天性、习惯和理性B理性的作用在于统领天性和习惯,使人成为有德行的人C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古罗马的教育(一)、古罗马教育的

7、历史分期王政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共和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帝国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二)、共和时期的教育1、共和早期的教育A教育目的——培养农民和军人B教育形式——家庭教育C教育内容道德品质:敬神、守法、爱国、孝敬父母、勤劳、节俭、朴实、严肃等实际技能:农业技术、骑马、角力、游泳和使用兵器文化教育:简单的读、写、算2、共和后期的教育A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B教育的形式——学校教育(初等学校——文法学校——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