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

【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

ID:32505370

大小:4.57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2-09

【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_第1页
【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_第2页
【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_第3页
【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_第4页
【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7A文】聚合物驱油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庆油田高级技能人才培训中心2008年8月聚合物驱油技术目录一、前言二、喇南聚合物驱油工业性矿场试验三、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试验四、喇嘛甸油田高浓度聚合物驱油试验一、前言一次采油技术:依靠天然能量,靠弹性驱,油井自喷生产,采收率一般只有15-25%;二次采油技术:依靠人工注水能量,水驱开发,采收率一般为40-50%;三次采油技术:亦称强化开采(EOR)技术,当二次采油末期油田含水上升到经济极限,再用注水以外的新技术进行开采,主要是向油层注入化学剂、气体溶剂、热流溶剂等。三次采油技术:1)热力采油技术:蒸气吞吐、蒸气驱、热水驱、火烧油层;2)气体混相驱(或非混

2、相驱)采油技术:烃类(液化烃、富气烃、贫气烃)驱油、二氧化碳驱油、惰性气体(氮气)驱油;3)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吞吐、微生物驱油、微生物封堵大孔道;一、前言三次采油技术:4)化学驱采油技术:聚合物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表活剂吞吐、碱驱油、二元驱(表活剂—聚合物)、三元驱(表活剂—碱—聚合物)、三元泡沫驱(表活剂—碱—聚合物—天然气)。聚驱提高采收率:一类油层10%以上;二类油层8%;三元驱提高采收率:一类油层20%左右。一、前言1996-2004年大庆油田产油量构成年度大庆油田总产油量(104t)聚合物产油量(104t)聚合物产量所占比例(%)年注聚合物干粉量(1

3、04t)累积注聚合物干粉量(104t)19965600.9214.993.842.12.119975600.9497.848.893.85.919985570.4761.5013.674.810.719995450.2766.6814.076.517.220005300.1869.016.46.824.020015150.2870.016.897.631.620025013.01056.721.087.639.220034037.11044.421.587.847.020044640.01055.422.758.155.1累积46362.8713615.4大庆油田不

4、同阶段重大技术产量构成曲线含水下降(%)-10010203040500100200300400500600北一区断西块北二区东西块北二区西西块北1、2排西块北一区中块北一区断东中块喇南东块聚合物注入量(PVmg/L)+不同聚驱区块含水下降效果聚合物驱的效果聚合物驱驱油机理1,本体粘度使聚合物在油层中存在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是驱替水驱未波及残余油和簇状残余油的主要原因;2,界面粘度使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粘滞力增加,是驱替膜状、孤岛状残余油的主要机理;3,拉伸粘度使聚合物溶液存在粘弹性,是驱替盲状残余油的主要原因三次采油从1992年在胜利油田开始实施,河南油田

5、于1994年开始实施,1998年开始明显见效。1999年三采的年增油量达到116万吨以上,到2004年达到170万吨。累计增油935万吨。Ⅱ类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三次采油技术取得突破1胜利油田聚驱试验1.1胜利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聚合物驱(1)油藏基本特征中一区馆3聚合物驱试验区位于孤岛油田主体部位的顶部,试验区含油面积0.562km2,地质储量165×104t。馆3层系构造平缓,南高北低,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孔隙度33%,空气渗透率1.5~2.5μm2,泥质胶结为主,泥质含量9.5%~15.0%,胶结疏松,油井出砂严重,油层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54。地下原油黏度为46

6、.3mPa·s,油层温度67℃。油层水矿化度5000~6000mg/L。(2)工艺参数总用量为450PV·mg/L,三段塞注入,即0.06PV2000mg/L+0.2PV1500mg/L+0.04PV750mg/L,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注入。聚合物为PAM,分子量1500万。(3)处理效果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综合含水由注聚前的90.2%最大下降至71.0%;日产油由注聚前的128t/d最高上升到351t/d。提高采收率12%。注聚11个月后,油井陆续见效,日产油量上升,含水下降。见效率100%,每吨聚合物增油120.1t。1.2胜利孤岛油田中二南中聚合物驱(

7、1)油藏基本特征含油面积1.8km2,地质储量1185×104t,油层温度70.5℃,地层水矿化度5797mg/L,地下原油粘度85mPa·s。注聚前水驱采出程度38%,综合含水已高达95%。(2)工艺参数二段塞注入方式,前置段塞为0.05PV聚合物溶液,浓度为2200mg/L,主段塞为0.27PV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700mg/L,溶液配制采用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注入。(3)处理效果综合含水由注聚前的95.0%下降到80.9%,下降了14.1%,日产油由注聚前的413t/d上升到1091t/d,增加了678t/d。提高采收率7.7%。1.3胜利孤岛油田中一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