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

【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

ID:32505788

大小:2.99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09

【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_第1页
【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_第2页
【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_第3页
【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_第4页
【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7A文】连续氧活化技术测井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位素示踪法存在沾污、大孔道等缺点。而氧活化测注入剖面技术应用也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仪器成本高寿命短,一个国产中子发生器价格20-30万元,寿命均20-30口井。也就是一口井测井成本单中子发生器就增加一万元。二是活化氧的放射性半衰期为6.73秒。中子发射后经3-4个半衰期约20-28秒后就测不到了。所以新仪器的测量下限流量最低10m3/d。旧仪器可能还要增大。三是氧活化是点测,无法反映层间韵律。所以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仪器———相关连续氧活化测井技术。连续氧活化测井技术原理井下仪由释放器发射活化液,活化液随井筒内水溶液流动,

2、仪器配有双探测器,可以l连续跟踪测试活化液(即井筒内水)的流速,从而计算出水的流量。连续氧活化测井新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油田注入井分层流量测量方法----放射性脉冲活化相关法测量油田注入井分层流量的新方法。此方法的原理如图所示:优点与同位素测井对比:克服了大孔道、深穿透射孔、沾污、窜槽、漏失以及注聚井流体粘度的影响与氧活化测井对比:降低了测井成本,还可以反应层间韵律。测试结果与脉冲中子氧活化的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如下图)高XXX井测井解释资料结果对比连续氧活化测井技术根据分层注水油管结构在被测井段水

3、嘴上方一定距离(大小视流量而定)用井下仪器释放一个放射性活化物质脉冲(1-5秒)。然后测量仪器反复跟随这个脉冲,直到它进入油管外各地层为止。测量的曲线数据如图所示:从图中可见,放射性脉冲在不同曲线上所处的深度位置和时间是不同的,这正反映了井下水的流动状态。用相邻两条测量曲线的数据做互相关运算可得到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隔Ti。用这两条曲线上脉冲的深度间隔Pi除以这个时间间隔T,可得到在这个深度间隔上的水的流速Vi和流量Qi。通过计算各不同深度上的流量Q1、Q2……Qn。再用递减差值法可计算出每一地层的吸水量如QF1=Q1-Q2,

4、……。相关氧活化测井可以对井下工具的工作状况在现场做出直观、准确的判断1436.8m图1xx1管柱剖面图漏失位置1457.621449.05mPⅠ41448.01m1492.41m1502.69m漏失位置1428.0m1464.2m1489.2mPⅠ51436.8图2XX2管柱剖面图XX2井为异常井。井口压力为1.8MPa。当打开闸门注水时,井口有水渗出。图2为该井管柱剖面图。用相关氧活化测得:该井的套管在上封隔器的上面的某位置有漏点,流体从套管的漏点沿套管外形成的孔道流到地面。漏失量为31m3/d,测量时实际注入量为63m

5、3/d,图1为XX1井管柱剖面图。实注流量为39m3/d,井口压力为16.9MPa。测量结果:在第一级密封层段上封隔器密封良好。下封隔器(1468m)密封不严,有漏失。漏失量为17m3/d,全被PⅠ5层吸入,在PⅠ5层以下各层均不吸水。相关氧活化测某一水嘴吸入液体流向示意图2、--相关流量测井随着油田深入开发,因受各种条件影响,造成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解释精度下降,降低了对注入剖面评价的准确程度。1、地层大孔道造成同位素进层。2、各种类型沾污的存在是解释中的一大难题,尤其当沾污正对射孔层时的消除或校正。鉴于上述原因,我公司在今

6、年研发了相关流量测井方法,通过对比发现,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同位素进层和粘污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测井效果。相关流量测井方法原理简介相关流量测井的原理是放射性物质通过释放器释放到井筒中,示踪剂呈聚集的形式随井液流动。通过一定距离的两个探测器时,探测器会有明显的变化信号,在时间、幅度的坐标系里会有明显的波形变化。通过方法分析就可以确定出放射性物质流经两个探测器的时间间隔,在探测器的距离是已知的,就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速;结合井筒的横截面积即可计算出流体的流量。与其它测井项目对比与同位素测井对比:克服了大孔道、深穿透射孔、沾污、窜槽、

7、漏失以及注聚井流体粘度的影响。与氧活化测井对比:这两种测井方法均通过定点测量来实现流量的回归,相关流量测井是动态测井,可通过多种手段对各吸水层的吸水量进行量化计算。解释模型流体速度法体积流量法面积法活化液追踪韵律法解释模型1、相关流量测井是流体追踪测井,由此可推演出流体速度和体积流量计算方法。2、在追踪过程中,由于示踪剂可随流体进入地层,追踪到的异常幅值为剩余的示踪剂强度,利用面积法进行相对吸水量的计算。3、由测井速度与示踪剂移动速度的关系,可在层间追踪的韵律上判断各层的吸水情况。下井仪器:遥测短节、磁性定位、伽马、温度、井

8、下释放器等仪器。主要技术指标:耐温:150℃;耐压:60MPa;直径:22mm25.4mm、38mm测井实例x37-8x井为笼统注水井,同位素污染严重。改测相关流量,流量剖面显示吸水层位明显。X18-15井相关流量和同位素测井对比成果图①解决沾污问题w119-8井亮点西柳10-68井②同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